冲突|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别再教他“打回去”,掌握这3点更重要( 二 )

  
冲突|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别再教他“打回去”,掌握这3点更重要  
文章图片  
  
02、懂得分辨“正常冲突”和“被欺负”  
近些年来 , “校园霸凌”这个词时常会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 , 看多了校园霸凌的新闻 , “孩子是否被霸凌”这个问题 , 也成了有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社交过程中最在意的一件事了 , 可是对于年幼一点的孩子 , 我们如何分辨是孩子之间的“正常冲突”还是孩子真的被“霰凌”了呢?那么家长可以通过以下两点来分辨:  
l是否带有恶意的、持续的的冲突  
首先我们要明白“欺凌”这个词的定义:欺凌是指蓄意并反复作出的恶意挑衅行为 , 这种恶意行为包括:肢体 , 言语或非言语性的伤害 , 旨在令他人受伤或感到不适 。   
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 , 年纪还很小 , 应该不会有这么复杂的思想 , 这个时候的孩子大多是因为“你抢我玩具”或者“你占我位置”之类的小事发生冲突 , 通常情况下经过老师的协调很快就能解决矛盾、化解纠纷 , 不会上升到恶意、持续的冲突状态 。   
冲突|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别再教他“打回去”,掌握这3点更重要  
文章图片  
  
【冲突|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别再教他“打回去”,掌握这3点更重要】l是否存在力量悬殊的双方之间的冲突  
但凡遇到欺凌事件 , 大多是被欺凌者跟欺凌者相互之间力量悬殊较大 , 比如欺凌者身材高大 , 被欺凌者身材矮小;欺凌者性格强势 , 被欺凌者懦弱怕事;欺凌者有固定的小团体势力(几个人欺负一个人) , 被欺凌者势单力薄等等情况 , 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 , 年龄差距不大、自身的生长发育悬殊不会太大 , 先天条件方面不会构成太大的欺凌成因 。   
有科学家认为胎儿在母体内六个月前后就开始出现胎动 , 这其实就是胎儿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 , 也是一种社会交往的表现 ,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 人天生就是有交往需求的 , 两三岁自我意识萌牙的阶段 , 更是需要一定的人际交往来满足自己的心灵需求 , 如果父母不加分辨就强加干涉 , 看到孩子跟别人发生一点冲突 , 就生怕自己孩子“吃亏” , 给孩子强加上“欺凌他人”或者“被欺凌”的标签 , 那么孩子就无法摆正自己的心态 , 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解决与他人发生社交冲突时遇到的问题 。   
冲突|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别再教他“打回去”,掌握这3点更重要  
文章图片  
  
03、如何帮助孩子解决社交冲突  
当然 , 我们不排除有些孩子上幼儿园之初就自带攻击特性 , 比如我家孩子班上有个孩子 , 家里是开跆拳道馆的 , 三岁就跟着老师学跆拳道 , 从小看惯了跆拳道里的孩子打打闹闹的情况 , 上了幼儿园之后也很喜欢欺负小朋友 , 有一次因为一点小事跟我家孩子闹矛盾 , 他穿着小皮鞋一脚踹到我家孩子头上 , 当时孩子脑袋上就起个包 。   
不光这样 , 听老师说班上很多孩子都被他欺负过 , 遇到这样的孩子 , 虽然也不见得他就是从心底里故意恶意欺凌 , 但因为家庭教育的问题养成了不好的交往习惯 , 那么对于孩子上幼儿园之初遇到的各种社交问题 , 我们作为家长 , 如何帮助孩子去解决社交冲突呢?  
一、不要教给初上幼儿园的孩子“打回去”  
记得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妈妈的提问:“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下面答案中点赞最多的一条就是:“打回去!”当然 , 等孩子大一点 , 上小学或者初中之后 , 如果孩子遇到校园霸凌 , 我们是一定要支持孩子大声反抗的 , 必要的时候“打回去”也不失为一个表达自己反抗霸凌决心的办法 , 但是根据每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成长规律来看 , 三岁的孩子我并不建议家长教给孩子“打回去”这样的做法 , 为什么这样说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