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红烧肉|暑假,我让孩子学会“动手”;孩子:家务劳动蕴藏大智慧!快来看( 二 )

  
  
美国的不少中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打工 , 干些洗车、送报、看孩子等实践活动 , 每日平均劳动时间为1.2小时 。 日本规定小学生每天参加劳动24分钟 , 英国为36分钟 , 韩国为0.7小时 , 法国为0.6小时 ,德国更是从法律上规定6--18岁青少年应承担的家务劳动项目和数量 。 而据一份抽样调查 ,我国中小学生参加劳动的时间却不足12分钟 。  
具体情况是 , 2002年10月 , 我国“青少年发展中心”课题组调查了7——12岁城乡独生子女的劳动时间 , 共2765 名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参加了调查 , 这些学生来自26个城市的70所学校 。 调查结果显示 , 国内孩子每天平均劳动时间为10.96分钟 。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家庭生活中 , 家长更重视陪伴孩子读书学习 , 但是 , 却不重视陪孩子活动玩耍 , 更不愿意花时间陪孩子做家务劳动等实践活动 。  
出现这样的家庭教育的结果 , 原因无非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因为家长过分溺爱孩子 , 怕孩子劳动累着 , 或者是怕孩子做不好家务 , 把事情做砸了 , 那就干脆不让孩子干活;而另一个原因是家长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 , 认为孩子只要把功课学好 , 其他一切都可以放在一边 。  
这样一来 , 我常常看到的现象的是:许多孩子在家里不会做家务或者根本就不做家务;更为奇怪的是:饭菜不合口味动不动就发脾气 , 自己的换洗衣服也要等着父母去洗 , 即使是一双手套或者一双袜子 , 自己也不会去洗 。  
  
在中国孩子们的眼里 , 父母给他们洗衣做饭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 他们并没有体验到这是一种“母爱”或“父爱” , 长此以往 , 养成孩子们不懂得感恩 , 自私的心理 。  
其实 , 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做家务事肯定是有好处的 。  
国内有关人士曾经做过相关调查显示:在家经常性参加家务劳动的孩子 , 心理素质较好 , 开朗乐观 , 学习自觉性和自律性都较强 , 尤其是那些会做家务的孩子 , 比那些从不做事的孩子生活得更愉快 。  
许多相关调查都显示:中小学生适量的做一些家务对孩子发展益处多多 , 家务劳动中蕴藏大智慧:  
  
(1) 孩子在做家务劳动中容易获得成功感; (2)孩子在做家务劳动中能培养孩子的感恩人格 , 克服自私的心理;(3) 孩子在做家务劳动中强化担当精神 , 提升责任感意识;(4)孩子在做家务劳动中养成了动手习惯 , 培养了大脑更灵活 , 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强 。 (5)让孩子参加劳动 , 在劳动过程中培养了孩子独立自主精神以及团结合作、互助共进的品格 , 而这些优良的品质 , 将会给孩子的人生增光添彩 。  
3、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劳动与学业相互促进  
我国进入新时代 , 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已经发生了变化 。 人们已经意识到人才的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 所以 , 社会学家把当代社会称为“ 新型的自己动手掌握命运的时代” 。  
  
因此 , 寒暑假 , 时间漫长 , 有眼光的家长都会鼓励孩子走出家庭 , 走进社区、街道、乡村去了解社情 , 观光学习 , 调查走访 , 融入社会 , 了解风土人情 。 孩子在社会实践中应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 增进家庭和社会、社区的密切联系 , 让劳动和学业达到相互促进的功用 。  
同时 , 蕴藏在实践活动中的人文熏陶不同于知识和能力的教育 , 人文素养的提高 ,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自身的感悟和周围环境的感染 , 灌输是不能达到目标的 。  
  
有眼光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实践活动 , 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来提升孩子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