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二 )

  
在这个阶段 , 一些父母会用贬低、打击甚至是羞辱的语言 , 试图打压孩子正常的心理需求 , 以此激励孩子努力学习 。   
殊不知 , 这些伤人的反向激励 , 不仅会碾碎了孩子的自信 , 破坏孩子自我成长的价值感 , 这深深的羞辱感 , 还会让孩子丧失对父母与生活的期待 。   
在父母的眼里 , 只看到了一个令人抓狂与心累的孩子 , 却看不到背后 , 那个被伤害、被恐吓、被羞辱的孩子的诉求 。   
这就如一个蝴蝶效应 , 或许你的一句话 , 就能让一个处于青春期敏感又迷茫的孩子 , 人生发生质的改变 。   
最好的教育是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文章图片  
03  
作家刘小念曾写过一个故事 。   
故事中的爸爸因为高一的儿子迷恋网游 , 致成绩一落千丈 , 而与儿子大吵了一架 。   
为了避免战争升级 , 爸爸搬去自己的父母家小住了几天 。   
当老爷子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后 , 非但没有骂儿子 , 反而和儿子喝起了老酒 。   
边喝边说:  
“你小时候也这样 , 要你好好学习 , 你顶嘴说我哪只眼睛看到你没在学习;  
让你把头发剪短一点 , 你偏偏要喷你妈的发胶 , 让头发根根直立;  
不完成作业老师来告状 , 你却大放厥词说讨厌老师 , 以后她的课就睡觉……  
高二那年 , 你和我吵了一架就离家出走 , 结果当晚就去了游戏厅 , 玩了三天三夜 , 我在外面等了三天三夜 。   
直到你没钱了欠了游戏厅的老板 , 让老板打了一个耳光 , 才放你走 , 这一幕爸爸都看在眼里 , 疼在心里 。   
你回家后 , 我和你妈什么都没说 , 只是烧了一桌子的菜 。   
我知道 , 在你自尊心爆棚的年纪 , 就算有一肚子的话 , 也要咽进肚里 。   
自那以后 , 你突然就改变了 , 从高二下半学期开始 , 你拼命读书 , 成功逆袭成为了‘高考黑马’ 。 ”  
最好的教育是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文章图片  
老爷子说到这里 , 脸上泛着红光 , 他语重心长地说:  
“这当爹的 , 对儿子就两个字 , 一个是爱 , 一个是熬 。   
不管儿子可不可爱 , 越是在他不可爱的时候 , 越是要坚定不移、不求回报、默默地爱 。   
在爱里长大的孩子 , 就算离谱 , 也早晚会变得靠谱 。 ”  
老爷子的这段话让这个爸爸内心愧疚又满是温暖 , 对自己的儿子也有了教育的方向 。   
《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说:  
“孩子十岁左右开始 , 父母赢得孩子最好的方法 , 是以和善、坚定、尊重的态度 , 先和他们站在一边 。 ”  
让孩子在被理解的支撑中 , 得到自豪感和归属感 。   
青春期的孩子是一个破茧成蝶的痛苦过程 , 父母的示弱、尊重、耐心与理解 , 才是孩子挥臂振翅的力量 。   
当你放弃对孩子的控制和权威 , 你才能获得更多的掌控感;  
当你不强迫孩子听话 , 孩子才会开始听你的话 。   
情绪平和、内心和善、无条件爱孩子 , 尊重孩子的父母 , 才是青春迷茫期的孩子最好的出路 , 也是一段亲子关系和谐共处的关键 。   
“爱出者爱返”才是对教育最好的诠释 。   
最好的教育是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文章图片  
04  
教育博主王人平说:  
靠对孩子的接纳、尊重和信任 , 赢得孩子对自己的尊敬和追随 , 还是靠权威、羞辱、甚至暴力赢了孩子 , 让孩子屈服和听从?  
父母不同的信念、价值观和教育方式 , 会构建不同的亲子关系 , 养育出完全不同的孩子 。   
青春期的孩子在父母眼里或许想法不成熟 , 看法不精准 , 做事不恰当 , 但是这些 , 却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孩子 , 在用自己的方式 , 探索这个世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