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别再不以为然了 孩子的恐惧心理大都与父母的这十种行为有关!( 二 )
如果爸爸妈妈之间短时间内无法达成统一,起码做到别当着孩子公然对抗。在一方教训孩子时,另一方可以出去转转,等到夫妻独处时,再跟爱人争论也不迟。如果实在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共同学习教育子女的知识,借“权威”调整两个人的认知,进而改变不当的行为。
4、父母相互埋怨
人生在世,孰能无错,更何况年龄尚小的孩子,他在由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用犯错来获得成长。然而,有些父母在孩子犯错后,就开始相互埋怨,把责任都推到对方的身上,有时也会连同孩子一起进行“炮轰”。
孩子的心理比较脆弱和敏感,当看到父母因自己而吵架时,就容易产生“这都是因为我”的想法,而一味自责下去,就会在不自觉中放大了自己的缺点,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羞耻感和无助感也油然而生。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压抑而自卑。自卑会催生自暴自弃的情绪,孩子会觉得“反正自己会给人惹麻烦,那就干脆把它变成现实。”,从而“破罐子破摔”,让孩子成了不良少年。
父母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在教育孩子上面,父母不要急着从对方身上找原因,应该把焦点对准孩子,就是要仔细想想孩子最近的所作所为,分析他为什么那样做。然后,跟孩子好好谈谈,旁敲侧击的问出他的真实想法,以此来判断孩子是不是真像自己所想的那样。最后,进行自我反省,并且和爱人交换一下想法,但玩玩不要过分埋怨对方或自己。
5、父母偏心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父母偏心让有的孩子从小就成长在父母的余光里。同是一对父母的孩子,零用钱、衣服、出游等待遇却大不一样,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研究发现,父母偏心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儿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现行为问题,即使长大后离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响依然存在。
【 爸爸妈妈|别再不以为然了 孩子的恐惧心理大都与父母的这十种行为有关!】无论是受到偏爱的孩子,还是被冷落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只要觉察到父母的偏心,都会受到损害。被冷落的孩子会对父母或受宠的兄弟姐妹怨恨,受宠的一方则招致另一方的憎恶,日子也不好过。因此,父母教育孩子绝不能有这样的行为,这样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二胎家庭的父母一定要一碗水端平,两个孩子的情绪都要照顾到,多学育儿知识,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6、父母失信、撒谎
父母说话不算数,多是因为学习问题,一些父母围绕学习口头承诺某些条件,但当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时,父母却在兑现时推三阻四。比如有的父母承诺孩子写完作业可以看电视,可是孩子写完作业,家长又会留一些学习任务,让孩子继续学习;有的家长答应孩子只要考试成绩达到前几名,就有什么奖励,可孩子真的考好了,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孩子最讨厌的就是承诺不能兑现,父母言而无信,有种被“捉弄”的感觉。
父母失信的同时,也失了威信,家长说话不算数,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会让未形成守信观念的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别人的事情也可以不办,这样,孩子就很容易养成“轻率”“无信用”的坏习惯,成人后,这种失信的习惯会让孩子损失很多朋友和机会。因此,父母千万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眼前的目的,而随便答应孩子的要求。当孩子提出要求时,要认真想一想,这种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兑现,如果是合理的、可兑现的,就要认真的承诺,同时必须兑现。
7、父母不耐心解答孩子提的问题
孩子的好奇心很重,但不少爸妈对孩子的问题不加重视,没有当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老师。有的父母嫌孩子烦,三言两语的打发掉。孩子虽小,但也能感觉到爸妈的态度,父母的冷淡会让孩子以为自己不应该问问题,或不应该问这一类问题,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了信心。另外,爸妈的敷衍还会让孩子渐渐失去提问的热情,也会渐渐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
- 妈妈做饭的神态描写 给孩子做饭的喜悦心情
- 特殊时期:3岁孩子咬破水银体温计,妈妈60秒专业处理 获医生点赞
- 妈妈在线发问:女儿读大一,未婚先孕,男生不负责,我该怎么办
- 爸爸高烧吃了女儿的药后续,5岁的女儿知道后很生气,值得骄傲吗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孩子断奶以后妈妈会瘦吗 停止哺乳会瘦的真相是什么
- 准妈妈能吃松花蛋吗 孕妇能不能吃皮蛋呢
- “爸爸高烧吃掉孩子退烧药”事件,告诉你失衡的家庭关系有多可怕
- 哺乳期|妈妈感染新冠如何亲自喂养宝宝 哺乳期妈妈感染了新冠病毒怎么办
- 恋爱聊天记录被妈妈发现怎么解释 男女谈恋爱微信聊天记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