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欧妈妈
来源:课堂内外小学段原创
“双减”实施后的新学期,期中考试陆续结束了,家长们最关注的就是孩子的成绩 。
一位班主任老师曾经感慨:
“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学习越来越不是一件只凭智商就可以搞定的事 。
我见过一开始单凭聪明,学习还过得去,但是因为懒散,没有好习惯,成绩越来越差的孩子;也见过一开始成绩不够拔尖,但是因为有毅力、耐心和好的学习习惯,冲过瓶颈期,越学越有自信,成绩远远超出了老师的预估的孩子 。”
不少孩子成绩不佳,不是因为粗心,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长期懒散、没有毅力和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导致“积懒成笨” 。
这种“懒”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一种是行为上的懒散 。学习不愿动笔;作业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沉迷能获得短期快感的事物中,早早地选择轻松舒适的学习方式 。
一种是思维习惯上的懒散 。上课机械性记笔记,其实注意力没有在听课;只愿做简单的题目,不愿思考难一点的题目;学习遇到枯燥的内容就逃避,这种思维上的惰性,让孩子在学习中一筹莫展 。
尤其在“双减”之后,学习只能靠孩子自己,一定要警惕孩子积懒成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01
【学习方法|“积懒成笨”的现象,原来真的存在!请父母狠抓孩子的这些习惯】平时都会,考试不对
真正的原因是“积懒成笨”
平时考完试后,我们总能听到孩子说,题做错了,是因为“太粗心了” 。
但事实上,“粗心”只是做错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粗心”的背后掩藏着什么更深层次的问题呢?
- 粗心,因为孩子“懒”得反复练习
有些题目,孩子必须得经过反复练习,并且每次都在思考,才会熟悉并产生记忆,才有可能做得又快又准 。
- 粗心,因为孩子“懒”得巩固知识点
有一些知识点,孩子平时可能认为自己掌握了,但实际上他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对于这个概念的一些细节并未深究 。
然后一到了考试这种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他去搜索大脑里的记忆存储,这个记忆很可能是有错误和疏漏的 。
- 粗心,因为孩子“懒”得养成好习惯
很多孩子写作业不认真、不喜欢打草稿、喜欢跳步骤等,这都是不良习惯,还有书写习惯等,也会导致一些粗心问题 。
- 粗心,因为孩子“懒”得反复检查
平时做作业就应该养成回头检查的习惯,做完一道题目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结合本题的结果,判断一下结果的合理性 。
如果解出来发现结果的数很难看,或者解出来要求的时间竟然是负值,这时候就需要回头仔细检查一下刚才的计算过程 。
文章图片
#02
警惕这4种现象
说明孩子正在“积懒成笨”
很多家长感到疑惑:我家孩子上课听得很认真,作业写得很工整,平时会主动看书,有时还会学到深夜,明明很努力,为什么成绩就是上不去?
用一句话来解答就是:永远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
孩子表面上的懒惰容易发现,深层次的懒惰更为隐蔽也更值得警惕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