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熬夜|为什么总是习惯性想熬夜 怎么摆脱报复性熬夜

【习惯性熬夜|为什么总是习惯性想熬夜 怎么摆脱报复性熬夜】我们经常说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很多人都知道熬夜的危害,但却总是忍不住不熬夜,这背后也是一种焦虑,拖延,那么,为什么总是习惯性想熬夜?怎么摆脱报复性熬夜?下面小编就来说说。  
习惯性熬夜|为什么总是习惯性想熬夜 怎么摆脱报复性熬夜   
文章图片   
  
为什么总是习惯性想熬夜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明明知道熬夜的各种危害,每次熬夜都特别后悔,但总是习惯性的熬夜,这其实可以说是一种“报复性熬夜”了。  
很多人白天工作太多太忙,时间都被别人占去,晚上就不想睡觉,这就是“报复性熬夜”。  
对“报复性熬夜”的人来说,这是一天当中最后一道仪式感,是无比珍贵的心灵港湾——  
在夜晚这个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或者夜宵配个小酒,或者游戏打到手酸,或者追剧补漫画...哪怕明明困得厉害,也得听两段郭德纲,刷刷抖音,熬到两三点睡觉才踏实。  
你说熬夜伤身体,谁不知道呢。大家也清楚,熬完夜迎接自己的是第二天更严重的疲惫困倦,以及皮肤老化、黑眼圈...  
但奇怪的是,明明什么都懂,我们依然乐此不疲的在报复性熬夜。  
这是为什么?  
“报复性熬夜”的爽感,其实来自一种“补偿心理”,属于自我防御机制的一种。  
按照个体心理学开创者阿德勒的说法:当人们因生理或心理问题感到受挫,便会不自觉用其他方式(或在其他领域)来弥补这种缺憾,缓解焦虑,减轻内心不安。  
当我们总要花费大量时间用于工作、处理和别人的关系、甚至处理恋爱矛盾时,留给自己一个人的时间便少得可怜——说白了,也就只剩晚上仅有的几个小时。  
为了”补偿“,我们便容易疯狂熬夜,希望通过熬夜弥补这一天的遗憾,对生活表达一种无声的反抗或不满。  
习惯性熬夜|为什么总是习惯性想熬夜 怎么摆脱报复性熬夜   
文章图片   
  
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寻求“补偿”自然是有好处的:它能成为维持心理平衡的内在动力。  
但补偿也分不同类型:消极性补偿,例如事业失败却通过家暴获得成就感;积极性补偿,例如通过努力学习提升气质克服容貌的不足;过度补偿,例如为了夺回失去的时间加倍熬夜。  
“过度补偿”,往往其实无法给人真实情景的安慰。  
我们会越来越惧怕第二天的到来,等到第二天如约而至时,自己也没力气承担熬夜的各种后果,第二天晚上,只能继续通过报复性熬夜寻求心理的“补偿”。  
长此以往,还可能造成“睡眠相位后移综合征(Delayed Sleep-phase Disorder,简称DSPD)”,一种慢性睡眠紊乱。  
怎么摆脱报复性熬夜  
报复性熬夜报复的只有自己,而你的健康该由自己掌控  
黑眼圈、痘痘、肥胖……报复性熬夜带来的后果,领导并不会看在眼里,第二天该面对怎样的工作与学习,该面对的还是得面对。  
既然这样,如治疗拖延症一般,你首先要学会的事儿就是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设和规划,掌控自己的时间。白天提高效率完成工作,节省出一些时间放松,做自己的事。到了晚上,该做的已经做完了,心理得到满足,自然就能早点睡觉。  
其次,一份有效的助眠“处方”,可以帮你找回丢失已久的好睡眠。  
想要保持正常的睡眠状况,则依赖我们体内的两套调节机制:一个是昼夜节律,一个是睡眠平衡。昼夜节律,也就是我们一直说的生物钟,诺贝尔得奖的生物钟基因,就很好地揭示了人体有自己的“计时系统”。  
鉴于此: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