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儿童“好习惯”养成对照表,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养成习惯!

文| 芊和  
来源 | 凯叔育儿(ID: yuerjinhualun)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  
福建厦门一位网友拍摄了一段90后父母与“熊孩子”的较量。  
  
  
  
  
儿童|儿童“好习惯”养成对照表,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养成习惯!  
文章插图  
  
人来人往的商场里,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儿躺在地上一边打滚一边大声哭闹,引得行人纷纷侧目。而妈妈却淡定地在一边看手机。  
大庭广众之下,孩子在地上打滚,大声哭闹,我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难题。  
但面对这种情况,每对父母的反馈也不太一样。  
有人哄孩子,以满足和妥协结束哭闹;  
有人打孩子,以威慑和恐吓制止孩子。  
也有父母选择置之不理,淡定围观。  
其实,每个小孩子的无理行为都是对父母的一种试探,也是成长的关键时刻。  
加拿大著名心理学家乔丹·彼得森说过:  
“小孩子就像寻找墙面的盲人一样,需要不断地前进和尝试,然后才能发现边界在哪里。”  
身为父母,更需要在这些关键时刻抓住机会,引导孩子树立规则和边界意识。  
好的习惯,也会在这样的引导中养成。  
  
  
  
  
儿童|儿童“好习惯”养成对照表,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养成习惯!  
文章插图  
  
在好习惯中,孩子不仅能懂得边界和敬畏,还能懂得自由和满足。这也是一个孩子真正走向卓越的基础。  
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养成习惯  
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家长:  
每天早上不辞辛苦地叫孩子起床,帮孩子穿衣,送孩子上学;  
每天晚上不知疲倦地督促孩子学习、安排孩子洗漱、管理孩子的作息。  
  
  
  
  
儿童|儿童“好习惯”养成对照表,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养成习惯!  
文章插图  
  
他们事无巨细地安排着孩子的生活、学习和社交,可孩子却像他们手中的提线木偶,一旦放手就完全不能独立。究其原因,是这些父母不懂得让孩子树立规矩意识,用好习惯来代替父母的管教。  
吴军老师在《见识》一书中说:  
“比缺钱更可怕的,是缺乏规矩。”  
一个孩子的规则意识可以反映出他的教养和人品。  
所以,在6岁之前,想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首先要帮他树立规则意识:  
规矩让孩子在安全的范围尽情探索  
詹姆士·杜布森博士在《勇于管教》一书中曾把规矩和界限比喻成悬崖边的栏杆:  
同样是站在悬崖边,没有栏杆时,我们会站得很远不敢靠近;  
而有栏杆时,我们却敢站在崖边向下俯瞰。  
因为栏杆让我们清楚地知道危险的界限。  
杜布森博士说:  
“知道界限的孩子会有安全感,相反,没有界限的孩子没有安全感。  
因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里。”  
为孩子立规矩,不是为了给他束缚,而是为了让他在安全的范围内更自由地探索世界。  
知道了界限,反而获得了自由。  
规矩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律  
聪明的父母会给孩子制定基本的行为规范和指导性的处事原则。  
养成“习惯”后放手,唠唠叨叨和事事操劳便自然而然地减少了。  
在抖音上,有个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孩高嘉齐。  
因为一手漂亮的硬笔书法,优美的舞蹈动作和满墙奖状,高嘉齐被30万网友点赞,直呼她是“别人家的孩子”。  
  
  
  
  
儿童|儿童“好习惯”养成对照表,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养成习惯!  
文章插图  
  
这样有规律的生活,她已经坚持了1279天,接近4年时间。大家一定好奇这么自律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