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儿童“好习惯”养成对照表,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养成习惯!( 二 )
其实,这一切都源于妈妈在制定规则时,秉承着温柔且有原则的态度:
所谓温柔不仅是字面上的语气、表情温和,而是从孩子的感受出发、用爱、理解来赢得孩子的合作。
要知道,孩子喜欢熟悉的生活程序。
温和且包容地执行重复性的、有规律的生活让孩子就能意识到习惯的存在,且喜欢上这个感觉。
也就是说,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父母的方式和态度也很重要。
尊重孩子的内心,用理解来赢得她的合作,孩子则容易在潜移默化中让养成自律。
管用的规矩关键在于如何树立
美国前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讲述过自己小时候父母给她和哥哥制定规则,养成好习惯的经历。
比如,下学后可以玩到几点回家?她的父母不会直接定一个时间,而是咨询他们的意见:“你觉得几点前回家比较合理?”
文章插图
大家一起商量决定后,妈妈不会每天盯着孩子。而是用尊重和信任让米歇尔和哥哥开心又自觉地执行这个规定。
米歇尔说:
“妈妈的每一个行动背后都有一种沉着的自信在支撑,那就是把我们培养成为未来的大人。”
很多父母懂得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可是给孩子制定规矩后,却很难执行下去。
原因是他们没有做对以下两点:
1、时间要恰到好处:
著名的《颜氏家训》里有一句话“教儿婴孩”,是说管教孩子要从小开始。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更是如此。
很多专家认为,2—6岁是让孩子形成好习惯的黄金时期。
因为2岁前,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行为控制力较低。
文章插图
家长制定的规矩他不一定懂,有时懂了也很难做到。2岁以后,孩子进入自主探索时期,有了自己独立自主的意识,也初步具备了判断能力,家长就可以尝试给孩子制定规矩,帮孩子养成习惯了。
李玫瑾教授说过:
“孩子6岁以下,父母的话是黄金,孩子12岁以后,父母的话就是垃圾。”
6岁前,孩子对父母是高度认同的;
6岁后,孩子的很多习惯已经养成,这时候再想纠正以前的不良行为,难度很大。
所以,千万不要在该给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时候却放任不管。
2、理解是基础
“不乱扔玩具”,相信很多父母都努力想让孩子养成这个习惯。
然而能真正做到的孩子却寥寥无几。
在一次综艺节目中,霍思燕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乱丢玩具的嗯哼不小心踩到尖锐物品,受伤大哭。
生气之余,更是粗暴地把玩具扔了好远。
文章插图
遇到同样的问题,可能很多家长已经火冒三丈,命令孩子把玩具捡起来。
而霍思燕的做法是首先安抚疼痛大哭的嗯哼并捡回玩具。
文章插图
在告诉嗯哼不要乱扔的同时,她耐心地解释道:“扔掉了不小心可能又会被踩到,妈妈会踩到,别人也会踩到。你如果不收好,妈妈也会跟你一样感受到疼痛,记住了吗?”
文章插图
嗯哼听后认真地点了点头。其实,为了让孩子养成习惯,很多父母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
- 少年儿童患2型糖尿病的为啥越来越多了 2型糖尿病最新进展
- 儿童需要什么样的胰岛素泵 艾派乐胰岛素泵
- 小孩发烧吃什么饮食好 儿童发烧食谱大全及做法
- 3岁宝宝可以暍鲜牛奶了吗 儿童喝鲜牛奶好不好
- 八个月宝宝晚上几点吃奶粉 儿童晚上几点喝牛奶最好
- 宝宝鼻塞偶尔咳嗽适合吃小儿感冒颗粒吗 感冒灵颗粒儿童能吃吗
- 儿童包茎应该怎么办 男孩子包茎手术最佳年龄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小孩营养不良吃什么好 儿童营养不良怎么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