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血常规报告有这3种箭头,警惕白血病!( 二 )

  
03  
血小板系统:负责凝血止血  
(后勤维修的)  
当身体有磕碰、外伤导致血管破损时,就需要血小板这个“维修工”上场了。  
如果血小板数目过低:人体止血能力下降。一旦血管出现破损,就可能出血不止、止血困难。  
如果血小板计数过高:可能会发生血液凝集,导致血栓。  
总之,血小板高了、低了,都不好。  
血常规报告上有这项异常  
要警惕白血病  
拿到血常规报告,虽然不宜加戏,但有些指标异常需要警惕:  
01  
白细胞参数异常  
背后的疾病预警  
一般,孩子感冒发烧看白细胞就行,这时的白细胞往往偏高。  
而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这三项一般需要综合分析,用于区分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  
怎么区分?上表——  
敲黑板:宝宝情绪激动、呕吐时,白细胞也会升高。在没有任何感染依据时,仅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不要使用抗生素,可在三天后复查。  
02  
红细胞参数异常  
背后的疾病预警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变化,通常是同步的。  
升高:可能是呕吐、腹泻等导致脱水后形成的血液浓缩;  
降低:可能意味着贫血。  
敲黑板:如果血红蛋白、血小板降低,同时白细胞总数异常升高或降低,要警惕白血病,需要做骨髓检查进一步确诊。  
03  
血小板参数异常  
背后的疾病预警  
当血小板计数 < 100×10^9/L,为血小板减少症。  
多见于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血小板破坏过多,或过度消耗。  
当血小板计数 > 450×10^9/L,为血小板增多。  
常见的原因包括:贫血或失血;病毒、细菌、分枝杆菌或真菌感染;非感染性炎症(如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脾切除术后。  
而血小板平均体积,则是用于评估血小板的大小。  
如果血小板体积过大,会导致止血功能下降,即使数目正常,也可能出现止血困难的情况。  
血常规报告最怕你胡乱“加戏”  
这3大常见误区 别“踩坑”  
? 血常规有很多箭头=大病?  
目前,国内尚未建立针对儿童群体的血常规参考值标准。很多医院的血常规参考值,引用的是成人的正常范围。  
而儿童血液中各项指标正常值,与成人是不同的。  
即使是儿童,在不同的年龄段各指标也会有些许差异。  
?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细菌感染?  
淋巴细胞计数和比例增加,也可能是细菌感染。  
比如:百日咳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布鲁菌等等。  
一些严重的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甚至会降低。  
另外,血液系统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的慢性炎症,也会导致白细胞数量改变。  
? 白细胞超出正常值=白血病?  
白细胞超出正常值≠白血病  
剧烈运动、身体或精神上的压力、非感染性炎症、肿瘤、组织坏死等等,都可能引起白细胞升高。  
疫情尚未结束,防疫不可松懈  
【 淋巴细胞|血常规报告有这3种箭头,警惕白血病!】 来源:深圳市儿童医院、深圳卫健委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