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对自闭症孩子来说 , 状况反反复复才是常态 , 对这一点林佳早就有心理准备 。林佳想的是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 。
“你不能期待她真的每天都会减少 , 也许你昨天刚刚奖励过她 , 今天又变成11次了 , 遇到这种情况也不要着急 。这就像一次长征 , 慢慢的 , 一天9次 , 8次 , 7次 , 哪怕没做到 , 也一定不要惩罚她 , 这种条件反射的训练方法并不能奖惩分明 , 如果她做一件事之后会有不好的结果产生 , 那她即便是服从了 , 心里也会被伤害 。我能做的 , 是在一些事情快要发生的时候 , 比如她要打妹妹了 , 立即阻止她 , 但我的态度也必须是温柔而坚定的 。”
糖糖还是会时不时莫名其妙的大哭 , 但是差不多流干了眼泪的林佳已经不再惧怕这种场面 。林佳不会强行打断糖糖的哭声 , 她只是就这么抱着女儿 , 然后轻轻的说 , “亲爱的我们一起来深呼吸好吗?”
在林佳看来 , 小朋友的每一种能力都像一块砖 , 大人需要帮助小朋友像砌墙那样 , 一块一块的垒起来 , 对自闭症孩子来说 , 最后那个垒出的房子叫“康复” 。
在这个房子里 , 每一块砖都不能少 , 少了 , 就会塌房 ,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自闭症孩子的康复训练迟迟达不到效果的原因 。而对糖糖来说 , 第一块砖就是“呼吸” 。
一般人也许很难想象 , 呼吸这件事对糖糖来说 , 也曾经是一个难题:糖糖以前过生日的时候 , 都没法去吹生日蜡烛 , 她根本不知道怎么往外吹气 。
“后来我就观察她 , 她不会吹气 , 但是会吸气 , 会往里这么吸气 , 然后我就跟她说 , 不会吹气没关系啊 , 我们先吸 , 一口一口往里吸 , 吸饱了之后是不是就憋住了?这样自然就要往外吐 , 不就是吹气了吗?”
糖糖就这样学会了 , 她很高兴 。林佳也很明显的感觉到 , 糖糖越来越依赖自己了 , 这种只属于母女俩的默契 , 就像是配对成功了一样 。不是每一对父母和孩子都能体会这样的依恋 。
林佳知道糖糖的康复不能只靠自己 , 在糖糖上幼儿园之前 , 林佳就给她约了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的康复课程 。后来等糖糖开始上幼儿园 , 林佳就带着女儿进入了两边跑的日子 。
“我们上午正常去幼儿园 , 然后下午再去康复中心 , 对糖糖来说 , 下午只是换了一个更漂亮的幼儿园 。”
康复中心的布置和很多早教机构有点像 , 但是当年在一家真的早教中心门口 , 糖糖就这么躺在地上不肯进去 , 自那以后 , 林佳再也没带糖糖去过类似的地方 。
所以林佳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 , 怎么让糖糖顺利进入康复中心 。后来林佳做的很成功 , 她把自己的成功经验总结为四个字:提前告知 。
“我在手机上打开北医脑健康的官方网站 , 我把里面的图片拿给糖糖看 , 我说糖糖 , 你看这个幼儿园五颜六色的 , 里面有很多小朋友 , 有很多好玩的玩具 , 也有老师……我当时就这么说着 , 说的非常详细 , 我不确定她有没有听懂 , 她当时没有什么反应 , 但我必须提前说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