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运动|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呈跳阶式增长,有哪些升学和职业路径 ?( 二 )

  
近日,这家我国首个市场化冰场的市场部负责人张晓喆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介绍,该中心20多名专业教练都由国家队的退役运动员担任 。其中,上海市清流中学自2015年开设冰上课程以来,至少有1200多名学生掌握了短道速滑技能,优秀的个人运动员逐步“冒尖” 。  
尤其“双减”政策下,越来越多的家长也看到了体育运动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带来的作用 。  
“一来冰雪运动能提高身体素质,来参加训练的小孩都很少感冒 。”张晓喆说,“二来,冰球培养团队意识,而花样滑冰则可以塑造体型,增进孩子对艺术的理解 。”此外,不少参与者也表示冰雪运动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耐心、恒心、勇于拼搏的精神,而团队协作也能让孩子更乐于沟通表达,开阔视野 。  
从小在体校打冰球的张一鸣,正在上海一家市场化滑冰场担任兼职教练 。“我属于中途退役选择升学的那一类,现在主业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 。”她表示,练习滑冰让人看起来身材挺拔、有气质,而冰球项目很能锻炼人的体能和心肺功能,对孩子的四肢及大脑、小脑的训练都有帮助 。  
针于不少家长会担心孩子在冰雪运动中容易遇到冲撞受伤和关节受凉,张晓喆解释,“其实训练上场前会有专门的防范措施,比如保护性装备和热身练习,下场后也会有针对性的体能恢复” 。张一鸣则表示,只要做好护具防护,关节基本没有太大问题 。而就算是对抗性较强的冰球项目,也只有在极端情况下,遭遇强烈冲击或过度训练才可能会受伤 。  
青少年参与跳阶式增长,国内仍属“贵族运动”  
自2015年来,随着“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实施,加之北京申奥成功的推动,冰雪项目魅力“出圈”,在上海的青少年群体中也逐渐火热起来 。  
政府投入、社会力量的共同助力之下,上海冰雪场地的版图不断扩大 。目前,上海共有冰场13块、室内滑雪场所34处、冰壶场地3个、8条冰壶道,各类冰雪运动场地分布于13个区、4所高校;全市共开展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速度滑冰、冰壶、雪车、滑雪等7个冰雪运动项目 。公开数据显示,在2020年疫情的影响下,上海在却有200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相较于2017年的约70万人次,不减反增 。而据上海体育局统计,截至2021年,上海已累积举办青少年冰雪赛事5000多场次,共有120万人次参与 。  
“冬奥开始筹备后,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增长得很快,尤其近两年可以说是跳阶式增长 。”张晓喆说,“一方面是因为冬奥热度下,政府在宣传、引进赛事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这一代80、90后家长观念上更加开放,乐意接受新事物 。”  
然而,升学通道不畅之外,高额的费用也将不少孩子挡在了冰雪运动的门外 。  
相较于篮球、游泳等其他常见的项目,冰雪运动在经济支出上颇为昂贵 。张晓喆介绍冰上运动的费用,一方面来自使用一块1800平方米的标准商业冰场造冰和维护的费用就不低,加上冰球教练聘请的费用也比较高,另一方面来自装备的支出,小孩长身体长得快,大约一年就要更换一次 。  
以青少年冰球培训为例,装备费、训练费加上一定数量的比赛,一年花费至少15万 。其中,最基础的装备包括冰球鞋、冰球刀、护具、冰球杆等,一次配齐至少需要5000元人民币 。尽管市面上的冰球鞋的价格从300元至3000元不等,但孩子一年更换的冰鞋价格也约得3000元 。  
硬件之外,张一鸣所在冰场的冰球课程分为大课和私教课 。她表示,私教课由教练根据孩子不同情况制定,通常入门级的一对一费用在300元左右;大课则是10人左右集体训练和比赛,每节需200元 。作为和国际接轨的要求,教练会要求两种课程兼报,假期通常安排一周3节私教课,大课也要保证孩子来至少1次,平日由于学业压力则会减少到每周至少1次私教课或1次大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