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掉”一个孩子,就让他待在家里,一天到晚待在家里。( 三 )

  
都和感官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   
在去年端午节 ,   
我带着3岁的女儿去了上海三日游 ,   
一路上 ,   
我做规划 ,   
带孩子看各种风景 ,   
虽然很累 , 可却从未后悔 。   
因为出去玩了一趟后 ,   
孩子突然会说好多话 。   
每看到一个新鲜事物 ,   
就开始絮絮叨叨自己的想法 。   
“废掉”一个孩子,就让他待在家里,一天到晚待在家里。  
文章图片  
旅行中的丰富经历 ,   
恰好能为孩子提供良性丰富的感官刺激 。   
大脑越是被刺激 ,   
掌控着思维的神经也更具灵活性 。   
“废掉”一个孩子,就让他待在家里,一天到晚待在家里。  
文章图片  
让孩子头脑、手脚 , 都充分动起来  
小男孩辛巴 ,   
因为爸爸的工作关系 ,   
从3岁开始 ,   
就跟着父亲走南闯北 ,   
去过南极 , 也深入过亚马逊雨林 。   
“废掉”一个孩子,就让他待在家里,一天到晚待在家里。  
文章图片  
户外旅行 ,   
带给辛巴的 ,   
不仅是好的体魄 , 也有足够开阔的眼界 。   
不到十岁的他 ,   
在镜头面前有着很强的表现力 。   
孩子的成长 ,   
当然并不局限于校园和课堂 ,   
而是可以贯穿在整个户外活动的过程中 。   
1、从周围10公里开始 , 边玩边学 。   
从家附近开始旅行 ,   
周围十公里以内的公园、书店都非常值得一去 。   
2、出行时准备好工具 。   
帮孩子准备好探索自然的工具 。   
比如放大镜、适合收集植物昆虫的袋子和盒子、望远镜、指南针 。   
3、教会孩子做旅行攻略 。   
长途旅行时 ,   
让孩子寻找自己喜欢的目的地 。   
和孩子一起翻阅相关资料 ,   
了解某地的风景名胜、历史风物、民俗习惯等 。   
让孩子学会策划旅行中的各个环节 。   
在过程中 ,   
便已满是收获 。   
4、引导孩子完成旅行日记 。   
每次出行时 ,   
可以根据孩子当下的语文或者历史课程来选择目的地 ,   
回去后引导孩子完成旅行日记 。   
5、将运动培养成孩子的一项习惯 。   
4岁之前孩子没有发育成熟 , 不宜运动 。   
但可以多带孩子去公园、游乐场 ,   
引导他体验、探索各种身体活动 。   
4-6岁 , 最适合孩子的运动方式是走、跑 。   
6岁之后 , 是运动的最佳时间 。   
滑雪、游泳、骑车、踢球 , 都可以尝试 。   
“废掉”一个孩子,就让他待在家里,一天到晚待在家里。  
文章图片  
内向腼腆的孩子 ,   
适合充满竞争感、团队精神的球类运动 ,   
锻炼孩子的同时 ,   
还能提高社交力 ,   
帮助孩子释放过多的紧张 。   
攻击性强的孩子适合静态运动 。   
比如芭蕾、太极、爬山 ,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改善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   
还可以使他在运动后变得更安静 , 更专注 。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 ,   
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 ,   
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   
带着孩子去从未去过的道路或村庄里 ,   
探索未知的世界 ,   
带孩子在一场一场的户外活动中释放压力 ,   
他们必将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   
——End——  
“废掉”一个孩子,就让他待在家里,一天到晚待在家里。  
文章图片  
作者:任平生 , 自由撰稿人 , 沿着路走把自己变成路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