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作业没完成,我就抽自己”父母的内疚式教育,正在伤害孩子( 二 )
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
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 ”
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 ,
不寻思解决问题 ,
怪孩子怪自己 ,
陷入自怜模式 ,
只会让负面的情绪一发不可收拾 ,
错上加错 。
孩子已经错了 ,
父母就不要再跟着错了 。
把自己的激情用在抱怨上 ,
甚至用惩罚来埋汰自己 ,
绝不是解决孩子问题的好办法 。
文章图片
02
父母越惩罚自己 , 孩子越无助迷茫
美国知名认知行为专家埃米·莫林认为 ,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印证了
上天对自己的惩罚 ,
这种想法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
网上有个问题:
假如父母总爱以惩罚自己的方式来教育 ,
孩子会怎么样?
有位网友现身说法 ,
讲述她“失败”的一生 。
初中时 , 她比较叛逆 ,
经常和妈妈起冲突 。
每次母女俩一吵起来 ,
妈妈就喜欢锤胸 , 大哭 , 喊着说:
“我怎么就这么无能 , 没把你养好……”
更激烈点的话 ,
妈妈就干脆躲进房间里睡 ,
不肯吃饭 ,
连班也没任何动力去上了 。
口头禅就是:
“我饿死算了”、
“怎么我就不早点死了算了呢” 。
一开始 ,
她的确很内疚 ,
觉得自己大不孝 。
可听多了 , 麻木了 ,
内心充满各种无力感 ,
甚至有时候 ,
她觉得活着很没意义 ,
想放弃自己一走了之 。
文章图片
后来她离开了家 ,
独自在外生活 ,
总觉得自己是被“诅咒”了一样 ,
做什么都不行 ,
遇到困难挫折就特别容易放弃绝望 。
如今 , 她始终还在跟
骨子里渗透出来的无力感抗争 。
认知行为专家埃米·莫林还表示:
“一个感到绝望的孩子可能会想
‘我不管做什么都没有用’ 。 ”
因为父母不愿放过他的错 ,
习惯用自我惩罚的方式来宣泄情绪 ,
他就被迫要为父母所做的一切负责 ,
内心背负着沉重的枷锁 ,
遇见挑战就只会逃避 ,
从不主动想办法解决 ,
任由问题越来越严重 。
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习得性无助”:
不相信自己能改变现状 ,
失去动力逃脱困境 。
文章图片
内心被自我评价纠缠住 ,
他很难活得超脱 。
也许有过想要改变的念头 ,
可却被无数失败的经历打败 ,
即便有动力 ,
却都无法坚持到底 。
结果就陷入一个恶性循坏 ,
认为自己的悲惨 ,
就是活该 ,
自己的一辈子注定要承受痛苦 。
人生 ,
自然也失去了重燃希望的颜色 。
03
放过自己的父母 , 才会真正放过孩子
孩子的很多问题 ,
并不是自己用极端的方式就能够改变或解决 。
与其被孩子气到崩溃 ,
用孩子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
不如放过自己 ,
给自己和孩子留一条路 。
1、不要总想着最坏的可能性
悲观自怜的父母 ,
总会很自然地把孩子的学习成绩和
他日后发展的状况划上等号 ,
其实这种预设是不准确的 。
孩子不想学习或者叛逆 ,
也许他是迷茫 ,
【“女儿作业没完成,我就抽自己”父母的内疚式教育,正在伤害孩子】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 。
他不学习 ,
- 女儿这次高考不理想 女孩子不吃饭怎么哄她
- 8岁女儿患上了糖尿病 糖尿病疾病查房ppt
- 回来的女儿|《回来的女儿》廖穗芳对李承天有感情吗 廖穗芳和李承天是什么样的夫妻关系
- 女儿男朋友第一次来家做什么菜 女儿男朋友第一次来家做什么菜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回来的女儿|《回来的女儿》洗衣机里是李文文吗 吕萌萌身份有什么秘密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