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欢用巴掌拍孩子的后背 , 殊不知 , 人的神经系统主要分布在后背的脊椎骨中 。击打孩子的后脑或后背都会因为猛击、强压、震动 , 造成其中的某些神经受损 。有时这些神经受损又不易被及时发现 , 导致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
有人认为小孩的屁股肉厚不怕打 , 但坐骨神经却正在屁股部位上 , 被重打受损之后 , 其后果也不堪设想 。
有人习惯拧孩子的脸蛋和耳朵 , 其实脸部有敏感的三叉神经 , 一旦受了伤害 , 会造成五官变形 。孩子耳朵神经末梢反应非常敏锐 , 拧耳朵用力过大过猛 , 会损伤“听宫”、“听会”等穴位 , 造成耳膜损伤或耳神经受伤而致聋 。
打孩子还会在孩子的心理发育上造成不良影响 ,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 希望年轻的父母们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 , 抛弃简单粗暴的“棒打成才”的旧观念 , 避免给孩子和家庭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
学前教育:家长误区知多少
家长应慎用“反比”
所谓“反比” , 即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以他们中的佼佼者为例与之比较 , 达到激发孩子上进的目的 , 应该说 , 适量地运用反比亦不是不可量 。但如果用得过量 , 就很可能产生副作用 。因为事实上“过量”是普通存在的 , 所以应引起警觉 。
有些家长在传媒上看到同龄孩子的优秀事迹 , 特别是介绍他们丰富的知识和杰出的才华时 , 往往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 , 他是你的同龄人 , 可他已经这么优秀了 , 而你呢 , 我看你连他的一半都没有 。”或者这样说:“你瞧 , 人家的条件那么差 , 可学习这样好 , 你呢 , 正好相反 , 条件不知道要比他好多少 , 可学习却一团糟 , 不知道你都干了些什么?”话语中 , 充满着埋怨和责备 。
应该说“反比”的出发点是好的 , 目的是让孩子向榜样学习、看齐 , 但通常效果却不理想 。因为这一“比”往往使孩子失去信心 , 近而产生逆反心理 , “像他这样的有几个 , 全国恐怕也就这么一两个 。”“你怎么不去学他 , 想当年你也不咋样 , 恐怕连我都不如!”等等 。
一旦有了这种心态 , 榜样的意义就不复存在 , 甚至会产生条件反射 , 本能地拒绝学习其他 。有的孩子说“别烦我” , 恐怕就是这种特定情绪的写照 , 也是“反比”带来的副作用 。
在媒体上孩子看到与自己同龄的榜样时 , 大都会产生一种敬佩之情 , 有的还会暗暗对照自己 。这时 , 如果家长能抓住机会 , 及时地进行启发和诱导 , 那么 , 这个榜样就可能在孩子身上产生积极的作用甚至无穷的力量 。
怎样使榜样在孩子身上产生积极的作用 , 力求避免出现副作用呢?简单地说 , 就是不要人为地拉大榜样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 而是要尽量缩短这种距离 , 让孩子有一种可望而又可及的 , 觉得可以追上的动机和愿望 。比如在电视台的儿童节目里看到一个画画的很好的孩子时 , 家长不妨这样说:“这画画得真好 , 不过 , 我觉得他也不是天生的 。如果你认认真真地练上几年 , 肯定也能达到他这样的水平 。
- 秋天作用幼儿 秋天孩子喝什么汤最好
-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家长有吗 腺样体切除手术费5万
- 你们都备孕多久才要的孩子 静脉曲张瘙痒用什么方法止痒
- 应该给职业女性送什么礼物 30岁左右的女孩子送什么礼物
- 孩子病毒感染发烧吃什么食物好呀 孩子发烧之后吃什么比较好
- 和领导吃饭谁付钱 请女孩子吃饭注意事项
- 13岁考上清华,其母直言:孩子小时候做好这2点,很关键
- 女性有哪些危害 女孩子自位的危害
-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方法
- 孩子发烧不打针不吃药 退烧的最快方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