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储能投资市场1.3万亿元安全症结如何破解?万亿储能的“成长烦恼”( 三 )

  
目前业内普遍呼吁 , 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储能安全标准 。同时 , 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 谨防低质、不合规产品扰乱市场 , 带来安全隐患 。  
田志国告诉采访人员:“目前安全标准的完善与优化是亟须解决的工作 。原有标准是否都能满足现有市场需求 , 这需要重新梳理 。同时 , 部分强制性标准并未执行到位 , 如何监督也值得关注 。”此外 , 他还指出 , 目前行业对安全问题认识还不充分 , 对电池供应商或系统集成商参与储能市场的门槛是否要提高 , 是否要具备一定资质或认证 , 这些需要进行引导与规范 。  
对于市场中存在的“动代储”(动力电池代替储能电池)问题 , 陈志认为这是要被行业声讨的 。就目前的标准而言 , “动储”难分 , 短时间内客户也无法辨别 , 事实上储能电池要求更高 。  
某一线电池企业负责人说:“储能不能只谈价格 , 否则质量和收益都没有保障 。希望政策可以从度电成本角度去引导市场 , 谨防‘谁的设备便宜 , 谁就更容易中标’的后果 。”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责任编辑:DF54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