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红星歌》教案反思

  

大班音乐《红星歌》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大班音乐《红星歌》教案反思】大班音乐《红星歌》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 , 活动目标 , 教学重点、难点 , 活动准备 , 活动过程 , 教学反思等内容 , 学习看图谱 , 按图谱有控制地演奏 , 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 , 并按指挥的手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音乐活动课 , 快来看看《红星歌》教案吧 。  
活动设计背景  
《红星歌》是一首传统、古老的歌曲 , 在上学期大合唱我们就选择了这首歌 , 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很喜欢唱 , 在唱时 , 他们自己会配上拍手有力的节奏 , 幼儿很喜欢 。我就想这学期教材有这首歌 , 我就选择了它 , 让孩子用乐器为这首歌配上乐器 。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 , 按图谱有控制地演奏 。  
2、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 , 并按指挥的手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  
3、体验共同演奏的乐趣 。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 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  
教学重点、难点  
1、教会幼儿学习看图谱 , 按图谱有控制地演奏 。  
2、教会幼儿按指挥的手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过该歌曲 , 能随乐做动作 。  
2、乐器:铃鼓、圆舞板、碰铃  
3、《红星歌》的录音磁带、图谱一份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室  
1、兴趣引入  
师:“上次我们学习了一首歌曲 , 让我们跟着《红星歌》的音乐节奏 , 做好看的动作 ,  。”(随音乐律动:在老师带领下 , A段做走步动作、B段做挥舞红旗的动作)  
2、引导幼儿发现歌曲的动作节奏  
师:刚才这歌曲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它是什么结构的歌曲吗?什么是ABA?(三段体、前面和后面的乐曲是不一样的结构)现在我们请个小朋友说说A段做了什么动作?怎么做的?A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样?(雄壮有力)你们知道这段说了什么事?(红军打仗时英勇顽强的精神)来 , 我们一起学一学(做走步动作) 。我们再请个小朋友来做B段的动作 。  
(哼唱 , 再请一幼儿示范)这音乐感觉怎么样?很缓慢很抒情的 , 这段说了什么事(红军胜利时挥舞着红旗与老百姓在一起庆祝胜利的情景)我们一起做一做 。  
二、引导幼儿看图谱 , 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  
1、观看A段图谱:我们先看A段 , 上面有什么?(五角星)表示什么?(一个五角星表示拍一下 , 圆圈表示休止)你怎么用拍手动作表现节奏 ?(请一幼儿示范)全体幼儿徒手练习A段的节奏型 。  
2、分析B段图谱:这是什么符号?(红旗、波浪线)可以怎么表现?(拍一下摇或晃的动作)请一幼儿示范(全班幼儿徒手练习B段节奏) 。  
3、引导幼儿发现重复A段节奏型的地方引导幼儿说说D.C(从头开始)和fine(结束)的意思 。师哼唱 , 幼儿跟着音乐拍手练习节奏一次 。  
三、启发幼儿探索乐曲的配器方案  
1、启发幼儿说说乐器特点  
师:“瞧 , 我请来了三种乐器(出示铃鼓、碰铃、圆舞板) , 你们说说 , 它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请幼儿说说(铃鼓:可以拍或摇、晃 , 它声音清脆、明亮 。比较延长、抒情;碰铃:声音宏亮、清脆;圆舞板:轻快活泼)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