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父母信任孩子的能力

文|弥小木  
大家好 , 我是弥小木 , 爱阅读的二胎妈妈 。   
村子里有个叫王二的人 , 有一天他饿了 , 去买包子吃 。 在吃了5个各种口味的包子之后 , 王二还没吃饱 , 就又买了第6个馒头 , 这才吃饱了 。 王二抹抹嘴说 , 早知道吃馒头就能饱 , 干脆吃一个馒头就好了 , 还吃前面的那5个包子干嘛呢 。   
王二 , 看起来好像有点好笑 , 他忘了吃到第6个馒头能饱 , 那是因为有前面5个包子打底啊 。 有时候 , 看王二 , 又觉得像是看做家长的我们 。 为人父母的我们 , 总想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 , 不停地告诉孩子 , 怎样的方式 , 是最好的 。 却忘了 , 一个人的成长 , 最终还是绕不开那些必须经历的挫折 。   
孩子小时候 , 我们会担心 , 他们自己吃不好一顿饭 , 穿不好一件衣服 。 长大一点 , 害怕他们不能独立完成作业 , 不会好好学习 。 再后来 , 变成担忧他们有坏习惯 , 结识“坏”朋友、遇人不淑……终于 , 有一天发现 , 果然 , 孩子一离开父母的视线 , 什么都做不好 。   
这样的担心与成长 , 似乎是一场生命的“印证” , 而这“印证” , 从一开始 , 也许是可以避免的 。 心理咨询师侯玉珍在《因为我是女性》中分享过 , 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 , 会削弱孩子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   
重建父母信任孩子的能力  
文章图片  
《因为我是女性》 , 讲述母亲的不同类型 , 母亲在家庭中的影响 , 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 , 以及如何自愈 。 阅读《因为我是女性》 , 对母性的力量 , 有一种深刻的认识 。   
学习上的不信任  
母慈子孝的场面 , 在家长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 , 通常会面临很大的考验 。   
有的家长 , 可能没有亲自辅导孩子作业 , 嘴上也说着 , 很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 。 然而事实上 , 却换了一种方式 , 表达对孩子学习的不信任 。 比如《因为我是女性》中 , 侯玉珍分享的一个案例 。   
有位妈妈给自己低年级的孩子 , 一口气报了6个辅导班 。 探寻背后的原因 , 是这位妈妈 , 在自己的学生时代 , 是一名学霸 。 有了孩子之后 , 很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学霸 。 而孩子在学习上 , 与自己的少年时代有很大的差距 。 这位妈妈的内心变得焦虑 , 在不停地给孩子报辅导班中 , 无法自拔 , 孩子的学习成绩却毫无起色 , 亲子关系也变得很紧张 。   
另一位父亲 , 更是和孩子玩手机杠上 。 因为孩子并没有遵守原先的规定 , 父亲干脆没收了手机 。 青春期的孩子 , 哪里那么容易接受父亲的安排 , 一怒之下 , 干脆离家出走 。 孩子的出走 , 让父亲更是生气 , 为了知道孩子用手机的情况 , 父亲甚至要在孩子的房间 , 装监视器 。 这样的方式 , 只能让原本紧张的亲子关系 , 更加紧绷 。 深究这位父亲的做法 , 是他觉得手机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 而事实上 , 孩子的成绩还不错 , 用手机也并没有影响学习 。 说到底 , 依然是父亲对孩子的不信任 。   
在学习上 , 家长们对孩子 , 不信任似乎是常态 。 可惜 , 这样的不信任 , 很可能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 。   
为什么被人欺负 , 也不相信我  
除了学习上的不信任 , 生活上 , 在某些方面 , 父母也并不一定完全信任孩子 。   
记得《小舍得》的剧情中 , 女孩在学校受到同学的霸凌 , 回家和父母说 , 父母一开始不相信 , 在孩子的坚持下 , 则是让孩子忍让 。 这样的例子 , 并不是只在电视剧中有 。 侯玉珍曾经经手过相似的案例 , 初一女孩被同学威胁 , 女孩和父母说 , 父母却是让她少惹事 。 父母这样的做法 , 侯玉珍分析 , 是一种“保护性剥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