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孩子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在多次尝试、努力做某件事情后仍旧失败,这种挫折感也会让孩子大发脾气 。
对于这些情况,爸爸妈妈可以参考以下的一些方法:
⑴平日不要过于娇惯孩子,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让他知道爸爸妈妈不是万能的,不是他的每一个要求都能够实现 。
⑵年幼的孩子在情绪上比较多变,因此爸爸妈妈在处理事情时要思想先行,在考虑好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处理的办法之后再行动,以免到时不能应付孩子的任性撒娇 。
⑶对待孩子任性和发脾气,虽然心里很着急,但脸上不要过于表露,可以采取不理睬的方式淡化法处理,孩子在自觉没趣后会自己停止 。
⑷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将精力投入新的事物中 。孩子是健忘的,自然就会忽略刚才发生的事情 。
⑸尽量不要让孩子第一次发脾气就得逞,胜利感会激励他以后次次都使用这种方法 。
第一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最后一页上一篇10大期望下一篇⑹当着孩子的面多夸奖别的听话的孩子,让他多接受正面暗示,意识到任性的孩子爸爸妈妈不喜欢 。为了博得爸爸妈妈的表扬,他也会学得很乖 。
⑺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表现出自己没办法,也不要说诸如“再不听话我揍你”等话语 。
⑻不要轻易对孩子许诺,特别是做不到的事情,而答应了的一定要做到,这样你说的每一句话,孩子才可能信任、明白它的分量 。
⑼适当惩罚,告诉孩子因为他发脾气而错过了他盼望已久的活动,这足以令他在下次发脾气前慎重考虑 。
⑽家人态度要一致,不能一人一个态度,让发脾气的孩子钻空子 。
⑾让孩子在多种选择中自己做出决定,因为是他自己的选择,他不太好意思发脾气 。
⑿要坚定,不要因为孩子的大哭而改变主意 。
5、攻击性行为:
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会经历咬人、打人的阶段,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成长阶段 。一般情况下采用淡化的方法很快就会过渡过去 。但是也有不少宝宝会进而养成具有攻击性行为的习惯,需要大人加以纠正 。
造成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很多 。打人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方式;可能是他发泄不快的一种方法;也可能是模仿别的小朋友、家长或电视的行为等等 。咬人可能是1岁半前口唇期宝宝的探索性行为;可能是模仿小动物的动作;也可能是亲吻的表现,不过是力度掌握的不准而已 。
对于这些攻击性行为,家长要注意:
⑴家长要以身作则,平日不要有打孩子等攻击性行为 。
⑵不要让孩子看暴力电视 。
⑶平时要教育宝宝讲文明,在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时要友好,不要打人骂人,如果欺负了别的小朋友要道歉 。
⑷要培养孩子的各种技能,特别是社交能力和语言能力 。
⑸教孩子讲出愤怒的情绪,家长加以适当的疏导 。
⑹如果自己的孩子被打了,家长要勇于批评别人的孩子 。否则,我们的宝宝会失去安全感,觉得只有打别人才能保护自己 。
⑺不能双重标准,自己孩子被攻击就没完没了地大吵大闹;自己孩子攻击了别人就无所谓,甚至洋洋得意,这只能给孩子非常坏的影响 。
以上我列举了一些宝宝的不良习惯,希望对各位妈妈爸爸有所提醒,您们的正确指导将影响孩子今后的行为规范 。为了孩子,您该做些什么了……
【如何改掉宝宝坏习惯】
第一页上一页1234最后一页上一篇10大期望下一篇
- 50岁的人除了跑步快走 老年人的性功能如何维持
- 2岁宝宝怎样吃鳕鱼 一岁宝宝吃鳕鱼的做法
- 血氧仪|1380元血氧仪成本仅几十块是真的吗 如何看待血氧仪涨价
- 烤箱|如何用烤箱烤红薯 烤红薯注意事项
- 中医如何做到两者兼顾养生调理 阴虚和阳虚同时存在吃什么药
- 老大|老大就该让着弟弟妹妹吗 生二胎如何考虑大宝的感受
- 宝宝感冒了的话可以煮鸡蛋吃嘛 感冒期间饮食吃什么好
- 甲状腺疾病该如何治疗 艾灸图片高清图片大全
- 中医是如何治疗传染病的 八个偏方治好尿毒症
- 给宝宝要不要贴退烧贴呢 退热贴腋下动脉位置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