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杀伤式”叫醒对孩子伤害大,父母叫娃起床,需避开3种方式

文章/熊二  
编辑/淼淼  
每天早上要喊孩子起床的时候,对于每个宝贝的家长都是一种折磨,因为喊孩子真的太难了。对于成年人来说,为了能够按时起床,有的人甚至会设置上3、4个闹钟,磨磨蹭蹭十几分钟才起床,更别说对于年纪比较小,自控力比较差的孩子,起床就更是变得难上加难。  
  
  
家长|“杀伤式”叫醒对孩子伤害大,父母叫娃起床,需避开3种方式  
文章插图  
  
有的家长对于爱赖床的孩子,喊上3、5遍以后,孩子还是不愿意起床,家长就只好动用杀伤性叫醒,但是其实这种叫醒方式对于孩子存在着巨大的危害,家长一定要注意避开。  
贝贝在刚开始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每天最晚要7点钟起来,才能够保证准时到校,于是为了孩子能够不迟到,贝贝妈妈每天早上都必须用上浑身的力气来叫孩子起床。首先贝贝妈妈会采用高分贝的攻势,对孩子喊:\"快点起床了,不想上学了吗\"。  
如果贝贝没有什么反应,妈妈又会对孩子采用实际行动,比如说使劲摇晃孩子,让孩子坐起来,这时候孩子才能够勉强睁开眼睛,再接着贝贝妈妈每隔两分钟就得去叫她,就像个人形闹钟一样,得折腾个二三十分钟才能够把贝贝从床上弄起来,然后贝贝带着一脸无精打采和迷茫的表情去到学校。  
  
  
家长|“杀伤式”叫醒对孩子伤害大,父母叫娃起床,需避开3种方式  
文章插图  
  
其实,本身对于孩子来说,起床就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起床需要大脑经过一系列的活动才能够达成这一目标。  
首先大脑会确保外界的环境是安全的,才会让潜意识发出行动的指令,这时候神经系统会开始运作,然后让孩子身体的四肢先苏醒,然后再到全身的活动,这一个系列的身体启动行为大概需要5-10分钟。  
所以家长不应该对孩子进行苛责,因为孩子本身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不能够做到瞬间属性的,如果家长对孩子采用的是\"杀伤式叫醒\",那么就是人为的强迫开机,首先我们来看看哪些行为是\"杀伤式叫醒\"。  
  
  
家长|“杀伤式”叫醒对孩子伤害大,父母叫娃起床,需避开3种方式  
文章插图  
  
第一:\"杀伤式叫醒\"有哪些1、指责式  
一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连起床都要磨磨蹭蹭,拖延一会的时候,很容易就火冒三丈,从而把自己愤怒的情绪在叫孩子起床的时候发现出来:  
\"还不起床,都几点了\"  
\"昨天晚上让你不睡觉,现在赶紧给我起来\"  
\"一到上学就变懒,起床了\"  
家长生气时,就会用这种指责式的话,对孩子进行批评,给孩子扣上懒惰的负面标签,孩子从指责中醒来时,很难能够拥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大脑也会因此变得混乱,在之后的行为就容易出差错,比如说在浴室时摔倒,拿杯子时把杯子掉到地上。  
  
  
家长|“杀伤式”叫醒对孩子伤害大,父母叫娃起床,需避开3种方式  
文章插图  
  
2、体罚式  
有些家长觉得叫孩子起床太慢了,干脆用掀被子,提起孩子这样的行为,直接强迫孩子醒来。这样的行为看起来好像快速有效,但是孩子很容易被这种行为伤害。  
因为孩子潜意识的反应下,孩子会对家长突然发生的剧烈行为做出反应,可能会惊吓得突然跳起来,这种体罚式的叫醒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愤怒情绪增加。  
3、唠叨式  
有的家长认为叫孩子一次起不来,就会一直反反复复的教孩子,其实孩子在第一次听到父母的声音之后,就会有了要苏醒的意识,只是身体还没有反应过来。  
如果父母多次的叫醒孩子,对孩子进行唠叨,那么就会不停中断孩子身体内的启动程序,让孩子越起越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