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池穴的位置及功效( 二 )

  
2、偷懒小办法”——梳头  
人体头部穴位较多,可以用木梳,或者是手指腹每天从前发髻向头顶轻轻梳理,这样能同时对头部穴位按摩,有助于全身放松 。对于男士而言更应常梳头,因为额部有前列腺的全息穴区,同时头部的许多穴位有调神舒肝的功效 。  

风池穴的位置及功效
  
文章插图  
【风池穴位主治疾病】  
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落枕,荨麻疹 。  
【风池穴位与人体穴位配伍】  
风池穴的位置及功效
  
文章插图  
配合谷穴、丝竹空穴治偏正头痛;配脑户穴、玉枕穴、风府穴、上星穴治目痛不能视;配百会穴、太冲穴、水沟穴、足三里穴、十宣治中风;配风池穴、血海穴、百虫窝穴治疗荨麻疹 。  
【针刺风池穴的方法】  
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5-0.8寸,或平刺透风府穴;可灸 。  
【温馨提示】  
风池穴最好用大拇指跟中指对着来捏 。捏、拿、揉都可以的,也可以两个手同时按揉的或者用皮肤针对准位置,自己来敲的,如果揉风池穴一般的就是在100次左右 。  
3.风池穴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风池穴的位置及功效
  
文章插图  
风池,①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 。见《奇效良方》 。即眼平视,瞳孔直上,当眉毛上缘处,即鱼腰穴的稍上方 。风池色红,主上中焦风热,抽搐,痰涎 。  
②经穴名 。出《灵枢.热病》 。属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阳维之会 。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布有枕小神经分支和枕动、静脉分支 。主治头痛,头晕,伤风感冒,鼻渊,鼻衄,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症,耳鸣,耳聋,颈项强痛,落枕,荨麻疹,丹毒,及神经衰弱,癫痫,高血压,甲状腺肿,电旋旋旋旋光性眼炎,视神经萎缩等 。  
向鼻尖方向直刺0.5-1寸 。  
取穴方法:定位此穴道的时候应该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俯卧、俯伏的取穴姿势,以方便施者准确取穴并能顺利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 。(或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即是 。)  
风池穴Fēngchí(GB20)  
风池最早见于《灵枢.热病》篇,在《谈谈穴位的命名》中这样说:“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到,风池穴在颞颥后发际陷者中,手少阳、阳维之会,主中风偏枯,少阳头痛,乃风邪蓄积之所,故名风池 。”  
〖取穴方法〗人体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  
〖解剖〗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深层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之支 。  
〖主治疾病〗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落枕 。  
〖人体穴位配伍〗配合谷穴、丝竹空穴治偏正头痛;配脑户穴、玉枕穴、风府穴、上星穴治目痛不能视;配百会穴、太冲穴、水沟穴、足三里穴、十宣治中风 。  
〖刺灸法〗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5~0.8寸,或平刺透风府穴;可灸 。  
〖附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  
风池穴足少阳阳维之会 。  
〖别名〗热府穴 。  
〖穴义〗胆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