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型( 三 )

  
表3 病态造血的形态学改变(WHO , 2008年) 红系 粒系 巨核系 细胞核  
核出芽  
核间桥  
核碎裂  
核多分叶  
巨幼样变 核分叶减少 小巨核细胞 (假Pelger-Hut;pelgeriod) 核少分叶 不规则核分叶增多 多核(正常巨核细胞为单核分叶) 细胞质  
环状铁粒幼细胞  
空泡  
PAS染色阳性 胞体小或异常增大 颗粒减少或无颗粒 假Chediak-Higashi颗粒  
Auer小体  
表4 MDS病理活检的意义 意义 与AML鉴别骨髓涂片被血液稀释时(CD34-IHC) 与低增生性AML鉴别(CD34-IHC) 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  
CD34+祖细胞多灶性集聚(CD34-IHC)  
CD34+祖细胞的异常分布/定位(ALIP)(CD34-IHC) 巨核细胞的形态学和集聚异常(IHC:  
CD31、CD42 , 或CD61) 明确骨髓纤维化(Gmri氏银染) 明确血管新生增加(CD34-IHC) 明确第二(伴发)髓系肿瘤 诊断低增生性MDS 诊断MDS-U和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伴MDS(SM-MDS) FISH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常规染色体核型检查失败时  
表5 MDS病理活检推荐组化抗体 标志 细胞类型 最低组合  
CD34 原始细胞、祖细胞、内皮细胞  
CD31、CD42、或CD61 巨核细胞 类胰蛋白酶* 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髓系祖细胞 附加组合  
CD3 T细胞  
CD15 单核细胞、粒细胞  
CD20 B细胞  
CD25 T和B细胞亚群 , 不典型肥大细胞  
CD38 浆细胞  
CD68、CD68R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髓系细胞 溶菌酶#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CD117* 祖细胞、肥大细胞  
2D7 , BB1 嗜碱粒细胞 *极少数MDS患者原始细胞的CD34阴性 , 但CD117阳性 。原始细胞类胰蛋白酶反应很弱或阴性 。  
#单核/巨噬细胞用于鉴别未成熟单核细胞和原始细胞(CMML vs. AML) 。  
表6 MDS中染色体异常及其比例(WHO , 2008年) 异常 MDS t-MDS 非平衡性  
+8* 10%  
-7/7q-  
10% 50%  
-5/5q-  
10% 40%  
20q-*  
5-8% -Y*  
5% i(17q)/t(17p)  
3-5% -13/13q-  
3% 11q-  
3% 12p-/t(12p)  
3% 9q-  
1-2% idic(X)(q13)  
1-2% 平衡性  
t(11;16)(q23;p13.3)  
3% t(3;21)(q26.2;q22.1)  
2% t(1;3)(p36.3;q21.2)  
1% t(2;11)(p21;q23)  
1% inv(3)(q21;q26.2)  
1% t(6;9)(p23;q34)  
1% *形态学未达到标准 , 仅有该细胞遗传学异常不能作为诊断MDS的确切证据 , 如果同时伴有持续性血细胞减少 , 可以考虑拟诊MDS 。  
表7 流式细胞术检测的MDS表型异常  
CD34+髓系祖细胞 在CD34+细胞群中绝对和相对增加  
表达CD11b和/或CD15  
CD13、CD33或HLA-DR表达缺失  
表达淋系抗原:  
CD5、CD7、CD19或CD56  
CD45表达下降  
CD34密度异常增高或下降  
CD38表达下降  
CD34+B系祖细胞(CD34+/CD10+)  
CD34+/CD10+细胞在CD34+细胞群中绝对和相对下降 成熟髓系细胞(中性粒细胞) 无颗粒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散射角降低)  
髓系抗原间表达关系模式异常  
成熟不同步  
表达CD34  
表达淋系抗原  
CD45表达下降 单核细胞 HLA-DR、CD11b、CD13、CD14、CD33抗原间表达关系模式异常  
CD13、CD14、CD64或CD33表达缺失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型】表达CD34  
表达淋系抗原(不包括CD4) 红系前体细胞  
CD45表达异常  
表达CD34  
CD71、CD117、CD235a表达异常 表  
8 MDS的FAB分型 FAB类型 外周血 骨髓 RA 原始细胞<1% 原始细胞<5% RAS 原始细胞<1% 原始细胞<5% , 环形铁幼粒细胞>有核红细胞15% RAEB 原始细胞<5% 原始细胞5%~20% RAEB-t 原始细胞≥5% 原始细胞>20%而<30%;或幼粒细胞出现Auer小体 CMML 原始细胞<5%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