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大除湿吃什么药物( 二 )

  
1、保持屋内空气流通  
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保持空气流通,让空气带走湿气 。  
地板湿了,立即拖干,免得湿气滞留 。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  
2、温水澡+按摩:用温水洗完澡(头)后要充分擦干,或者温水泡脚后配合穴位按摩 。  
3、保持衣物干爽: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被子(垫絮)要经常晒 。  
4、适当午睡,身体更轻盈:尤其办公室族群更需要午间小憩补充精力 。  
5、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避免淋雨和涉水,别让水分湿气包裹你的身体(淋雨后要及时换上干衣服) 。  
【穴位按摩+艾灸】  
通过穴位按摩与艾灸来排湿既是中医祛湿的有效方法,也十分简单易学,在家就能自己动手祛湿 。  
1、丰隆穴  
位置: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  
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这个地方就是丰隆穴,按摩丰隆穴时会有轻微疼痛感 。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3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一般每天2次,每次3分钟 。  
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  
2、足三里  
位置:足阳明胃经合穴,乃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穴位5~8分钟,局部有酸胀感效果佳 。  
功效:  
足三里除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功能,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  
3、中脘(wǎn)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  
按摩方法:用指端或掌根作用于穴位,顺时针揉按2~5分钟 。  
功效: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湿滞、胃脘饱胀、嗳气者 。  
4、曲池穴  
位置: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完全屈肘时,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 。  
按摩方法:以大拇指指腹点揉此穴2~5分钟,亦可用四指并拢,拍打此穴,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 。  
功效:可泄大肠湿热,用于肛门灼热、大便黄烂、排不尽者,亦可治疗湿疹等皮肤病症 。  
5、关元穴  
位置:这个穴道的位置在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将手放在脐下,四横指处即是关元穴 。  
按摩方法:  
一按揉法或震颤法 。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 。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  
如果是使用艾灸条进行,时间应该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 。  
功效: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