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春捂”要有度,并不是越多越好!

“春捂秋冻”相信大家都知道,我们所说的“春捂”,就是在春季气温刚转暖时,不要过早脱掉棉衣,使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 。但是这个说法,对于宝宝来讲是否可行,爸爸妈妈需要知道一些科学、正确的认识 。  
对宝宝来说,“春捂”的3大好处:  
抵御风寒:春季万物复苏,人体也一样,原先处于“冬眠”的皮肤细胞开始活跃起来,毛孔张开,如果过早脱掉棉衣,冷风会长驱直入,使宝宝感到寒冷 。  
适应季节变化:初春时节常有寒流和强冷空气光顾,忽冷忽热,宝宝无法抵御冷暖变化,可能会患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  
抵抗春季病:春季病菌大量繁殖,乘虚侵袭宝宝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  

宝宝“春捂”要有度,并不是越多越好!
  
文章插图  
“春捂”要有度  
春天天气多变,就像小孩的脸,所以过早脱掉棉衣,换了薄薄的春装,宝宝很容易着凉感冒的,所以要根据气温,适当的“捂一捂”,但是并不是说捂的越多越好,小宝宝穿衣应该是逐渐递减的,而且气温变化就要适当增减衣物,所以爸爸妈妈要掌握好合适的度,以免小宝宝生病 。婴儿期的小宝宝,要注意勤摸一摸小脚、小手等,以免受凉 。  
No.1 注意气温变化温差大于8℃、早晚较冷时,仍需“捂”一“捂” 。气温回升后还应再捂7天左右,宝宝的身体才能适应 。  
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 。气温高于15℃应脱掉棉衣,否则就会超出身体的耐热限度,对健康不利 。  
No.2 把握宝宝体质每个宝宝的体质不同,耐受冷热的程度也不同 。如果宝宝“捂”着时不觉得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即便气温稍高于15℃也不必急着脱衣;如果身体出汗,不妨早点换装 。  
No.3 重点护好“首足” 。宝宝头颈暴露在外,下身血液循环较差,很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因此,护好这两大部位,戴好帽子跟围巾,可以避免感冒、气管炎等疾病发生 。  
No.4 穿衣要“上薄下厚” 。寒从脚起,初春时节,宝宝的衣服不要减得太快,脱得太早,下身的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而上身可以选择一件容易穿脱的外套,既挡风又透气 。  
在室内活动时,如果天气晴好,可适当的开窗通风,但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会冷,还有宝宝的小脚也不能忽视,可以给他穿上厚袜子或厚鞋子,穿衣服要遵循上薄下厚的原则,因为身体下部血液循环较差,很容易受到风寒侵袭而生病 。宝宝的衣服领子也不要穿的太低,脖子保暖也是重中之重,爸爸妈妈也要谨记 。  
另外,在宝宝睡觉的时候,也要随时察看,被子厚度要适中,否则很容易捂的太热而踢被子 。宝宝刚睡醒,也不能立即到室外去活动,从外面进入到较为温暖的房间里,应在合适的地方把厚衣服脱掉 。  
【宝宝“春捂”要有度,并不是越多越好!】还有春天风较大,尤其是北方,风不是很柔且较凉,所以尽量给宝宝穿些既能挡风又能御寒的棉衣,但尽量宽松、易行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