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哪里玩你懂( 七 )

  
若登塔眺望前方,可见湘桥如长虹横贯江上,后面是高接云空的凤凰山,右边是炊烟袅袅的闹市,左边是一片广阔的绿野乡村 。走进寺院,则见寺僧焚香礼佛,敲钟弄鼓,别有一番风味 。夜间则游艇如梭,通宵不息 。每当月夜,游人或系艇塔边,饮茶抒怀;或仰卧舟中,默数那满天星斗,聆听潺潺流水或掀帘观赏江上悠悠飘去的浪花,实在悠闲自得,其乐无穷 。  
古塔峥嵘鳄水头,  
潆洄院落好维舟 。  
帆藏灯影三更月,  
缆系钟声五夜游 。  
停棹不妨风瑟瑟,  
开窗正爱浪悠悠 。  
几层磴道遥望处,  
一幅江城入画秋 。  
可惜宝塔于清代已经倒塌,寺院也荒芜,残存的塔基后来也被洪水冲去,小洲则因整治韩洒而被炸掉,仅存水下残基 。现在,替代此景有“凤凰塔”的风光 。“凤凰塔”是万历年间(1581-1585)知府郭子章所建,塔遥对凤凰山,又与隔江的凤凰台相对而得名 。塔右有北溪,旱时溪水常涸,叫“涸溪”,凤凰塔因之也名“涸溪塔” 。塔高十三丈七尺,基围十四丈四尺,七层八面,砖石结构 。  
塔建于潮州韩江东南侧,正当两股江水要冲,有如一道堤防,护住塔后一带村落 。夕阳残照或旭日东升,水流影动,金光闪灼,甚是奇妙;每当秋高气爽,江面平静,碧波如镜,水影倒映,古塔似巨柱擎天,蔚为壮观 。沿塔内扶梯登上塔顶,眺望四方美景,三山一水护古城的天然风貌,一览无遗 。  
6) 鳄渡秋风 在潮州城外韩江北堤中段,有个古渡口,叫鳄渡 。古时候潮州鳄鱼为患,故韩江原称之为鳄溪(恶溪) 。相传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刑部侍郎韩愈刺潮,因闻鳄鱼为患,危害人民的性命财产,遂于是年四月二十四日在上述渡口设置祭坛,“以猪一羊一投恶溪之潭水而祝之”,潮人因此称该渡口为鳄渡 。这里是韩江上游最宽阔的江面 。  
每年秋天,这里的景色最为迷人:蓝色的晴空映衬着片片白云,秋风吹皱了平静的江水,堤上魁梧笔直的木棉树沙沙作响,断断续续落下的几片黄叶,缓缓飘在辽阔的江面上 。鼓满白帆的船儿徐徐飘荡,任意东西,显得格外舒畅,自由自在 。  
轻舟渺渺逐清风,载向西来复向东 。  
人立晴波秋水绿,叶飞远浦晚霞红 。  
一溪爽籁韩潮阔,两岸凉飚鳄渡空 。  
自是祭文神妙处,于今歌咏在江中 。  
7) 西湖鱼筏 西湖鱼筏是秀丽壮观的西湖景色中最富有诗意和惹人欲醉的绝妙景致,因鱼筏出没于潋滟空氵蒙,变幻无穷的湖光水色之中而得名 。  
每当夏初,湖水浸溢湖边石堆,青葱的树木,别致的亭阁,倒映在波平如镜的湖水中,岸畔柳条随风摇曳,远处莲池散发着阵阵清香 。十几只渔筏,浮泛湖中,抛网捕鱼,过后则泊聚湖边,渔人在筏上曝网晒衣,饮洒谈笑,充满一片平静欢乐的景象 。  
秋日里的西湖景色更迷人,水清可鉴,游鱼如梭,渔筏飘荡湖心,忽聚忽散,山树横映水底,影动波摇,若遇小雨疏烟,湖面一片空氵蒙 。几对渔筏若隐若现,抛网收网,俨似一幅天然彩画 。当这秋色方浓的时刻,藏身于湖边柳荫或钓台之上,观鱼垂钓,更是饶有风趣,邑人郑兰枝触景生情赋诗云:  
芳塘如鉴正清兮,渔筏随风看不迷 。  
几朵芦花浮水净,半竿山日落湖低 。  
鹭飞矶上霜千点,鱼织波心绢一溪 。  
自有钓台堪寄兴,载将秋色过城西 。  
西湖浚于唐代,原为放生池,宋代重浚,辟为游湖 。湖上有横贯东西的虹桥,有别具一格的湖心亭、湖清亭、渔庄,充分体现了南方园林建筑那小巧玲珑、典雅古朴的特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