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有痰嗓子痛偏方( 二 )

  
四、寒咳按摩法  
1.脐疗:麻黄、细辛、五味子、罂粟壳各10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使用时取药末适量,用蜂蜜适量调匀,外敷于肚脐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至病愈为止 。可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  
【咳嗽有痰嗓子痛偏方】2.药浴:生姜适量,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次1剂,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钟,连续2~3天 。可温肺散寒  
五、偏方  
[方一]  
紫苏、杏仁、生姜、红糖各lO克 。将紫苏与杏仁捣成泥,生姜切片共煎,取汁去渣,调入红糖再稍煮片刻,令其溶化,日分2--3次饮用 。  
本方散风寒,止咳嗽,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有效 。  
[方二]  
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 。上药打碎后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调味,每日1剂,分次服完 。  
本方散寒化痰止咳,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 。  
[方三]  
橘红60克,生姜30克,蜂蜜250克 。先将橘红,生姜二味用水煎煮,15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粘时,兑人蜂蜜,至沸停火,装瓶备用 。每日服3次,每次3汤匙 。  
本方散寒温肺,化痰止咳,适用于风寒咳嗽 。  
[方四]  
生姜10克,饴糖适量 。将生姜洗净,切丝,放人瓷杯内,用滚开水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再加入饴糖适量,代茶频频饮服,不拘时间和次数,无须出汗 。  
本方适用于风寒咳嗽 。  
[方五]  
葱白5—10节,淡豆豉10克,苏梗或陈皮3克,红糖适量 。将葱洗净,取葱白,与淡豆豉、陈皮等人砂锅共煎取汁,再调入红糖 。日分数次,酌量饮用 。  
本方适用于风寒咳嗽 。  
[方五]  
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  
[方六]  
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 。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  
桂枝6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 。有气喘加炙麻黄6~9克 。  
[2]  
风热咳嗽  
风热犯肺,入里化热,热灼津液,肺失清肃所致,以夏秋较多见 。热咳表现:痰色黄稠,量少,干咳无痰或咳痰不爽,咽干疼痛,声音嘶哑,喉痒欲咳,口渴,常伴有发热、头痛、头晕、舌红、苔薄黄、脉浮或浮数 。初期气管壁会有化脓样痰的分泌,会咳出黄色、绿色浓痰 。数日之后病情减轻不再有脓样痰分泌,但局部仍有红肿,气管喉头仍觉很痒,咳嗽变为无痰 。  
一、热咳治疗:  
热咳的治疗主要是镇咳兼清肺热并治疗细菌感染,若有浓痰者则佐以排痰之药剂 。当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治,可选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药取麻黄、甘草各3克,石膏10克,桑叶、菊花、杏仁、前胡、连翘、大力子、贝母、桔梗、竹茹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中成药可选用止咳枇杷露、蛇胆川贝液、三蛇胆川贝露等 。  
二、热咳护理:  
与寒咳一样,爸妈要加强宝宝居室卫生,冷暖、干湿适度,防止烟尘及特殊气味的刺激 。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之物 。患者在饮食上特别注意禁食甜点、冷饮、辛辣,与可乐、咖啡等甜甜黏黏的食物,以免刺激喉头气管,若咳嗽改善了应再忌口一、二周避免刺激复发 。  
三、热咳食疗:  
1.梨+冰糖+川贝  
把梨靠柄部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3粒冰糖,5~6粒川贝(川贝要敲碎成末),把梨拼对拼好放入碗里,上锅蒸30分钟左右即可,分两次给宝宝吃 。此方有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  
2.煮萝卜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