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须知宝宝社交圈九要点( 二 )

  
如果一个孩子刚开始用打人的办法处理事情成功了,以后他会更容易用打人的办法来处理其他事情;如果大人的态度不坚决,不明确,孩子打人的行为可能就不能得到有效遏制 。  
此外,让孩子看到一种除了打人以外的处理好事情的方法 。比如协商、交换等方式,让孩子学会用语言进行“谈判” 。  
7、学会欣赏自己  
2岁以下的孩子拒绝同别的伙伴玩?这很正常,这个阶段他很还没准备好与小伙伴正式开始交往,他还等着你递给他玩具呢,而不是主动参加别的小朋友的游戏!  
即使大一些的孩子,你也没有必要一定出马,“催促”他变成交际明星 。一般情况下,孩子要到3岁左右,才能找到一个他喜欢的小伙伴或加入一个小团体 。  
而且,每个孩子的个性及交往特点都不尽相同,有的孩子朋友不多,但照样很充实、快乐 。对这样的孩子,学会欣赏自己、喜欢自己的个性更重要,而没有必要强迫他像别人一样“活跃” 。  
关键要多观察,看他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是不是也感觉很快乐?能玩得很开心吗?如果是,你就不必担心,一旦他准备好就会和别人一起玩了 。  
8、合群的本质是尊重别人  
一个没有规矩的孩子,在社会交往中也不太容易受欢迎 。从小就应该给孩子明确界限,这其中就包括不能抢别的小朋友手里的玩具,学会尊重别人,礼貌待人 。  
事实上,合群最本质的含义就是尊重别人 。想想看,随便打断小朋友的谈话,在大家看书的时候高声喊叫,强迫小朋友遵从自己的游戏规则……都会给小伙伴带来不愉快的感受 。  
要让孩子逐渐明白,小伙伴不是玩耍、摆弄和听话的玩具,他们也有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但要记住,教会孩子这一点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也不要期待立竿见影,你需要持续地努力与耐心 。  
9、从兴趣入手,更容易找到玩伴  
如果你的小家伙不想加入到其他的小朋友当中,并非表明你的孩子无法和别的小朋友发展友谊,也许只是他不喜欢他们的游戏方式 。  
如果孩子对打打闹闹的游戏兴趣不高,那么可以准备一些安静的游戏,找到这方面有共同兴趣的孩子,也许会有些突破: 融入不了大的群体,在一个小的圈子里,或者玩一对一的游戏应该相对容易一些 。  
给他安排长时间接触一个小朋友的机会,让孩子积累和别人玩的经验 。这样,即便他在一个大些的群体里仍然不太适应,但至少有了玩伴,跟别人玩的本领也会比原来多一些 。  
【父母须知宝宝社交圈九要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