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课|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这堂“必修课”家校不容缺席( 二 )
但问题在于,一些自媒体或社交媒体,毫无遮拦地把一些“未成年人不宜”的话题设置成热点、放在首页醒目位置,而青少年的心理特质又让他们很容易成为平台“待收割的目标流量”:一些夸张的、偏激的观点经由传播被一轮轮放大,引起更大的舆论漩涡,让更多未谙世事又喜欢发声的青少年卷入其中。
仍以“饭圈应援”为例,樊秀娣说,青少年需要培养理性审辨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而“饭圈应援”文化中却盛行驱逐不同声音,动辄辱骂攻击,使得原本应该多元审美、百花齐放的文娱圈乌烟瘴气。“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网上的不良风气还会蔓延到线下,有的孩子会辱骂和自己观点不同的同学,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
也正因此,国家网信办于去年发布《关于开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的通知》,重点整治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饭圈互撕”等价值导向不良的信息和行为等;此外,教育部等六部门也于去年8月发布关于联合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要求加大对“饭圈”等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网络社交行为和现象的治理力度。
教孩子在网上好好说话,成年人要做好榜样
在不少学者看来,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家校不仅不能置身事外,而且要达成共识,找到新的育人抓手。
“坦率地说,一些未成年人在网上的过激言论,也暴露了当下教育环节的一些不足。比如,缺乏缜密的逻辑思维训练,自说自话;缺乏礼仪教育,一言不合就开骂;缺乏审美教育,陷入低级趣味。”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徐英瑾看来,教孩子在网上好好说话,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能简单要求学校多开一门课程,更好的做法应该是一种环境养成。所有的老师在教学中都要有意识地作出示范和引导:面对一个和你观点不同、意见相左的人,你应该如何做?”在徐英瑾看来,身教的影响大于言传,老师不仅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教育,也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作出示范,教孩子理性参与公共讨论,平时做人的礼仪和应有的教养,也要迁移上网不走样。
【 必修课|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这堂“必修课”家校不容缺席】樊秀娣则建议,家长要为孩子做好示范。“有的家长回家就捧着手机,在网络上也无法冷静理性地看待问题,在家里也常有‘雷语’,必然会给孩子带来负面效应。”剖析一些在网络社区蔓延的戾气,她认为,成年人的“口无遮拦”给孩子树立了坏榜样。理性参与公共讨论,本身就是社会成熟的一种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为孩子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人人有责。
“参与网上评论或讨论,不是比谁的气势足、谁的声音大,而是分享有益的知识。”在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剑光看来,青少年乐于参与公共平台评论,本身是对国家、对生活关心的表现,要充分肯定。“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君子慎独,修己以安人。今天的年轻人要明白,在网上冲浪也是自我修行的过程,向人家学习,也要保持自己人前人后一致的人格形象。”
编辑:施薇
来源:文汇
- 青少年怎么戒掉 未成年手冲的危害和化解
- 有没有什么可以提升老公精力和活力的办法 男性持久力锻炼方法
- 哪有什么运动方式或者食物可以提高男生功能 提升性能力的食物
- 如何提升手臂持久力 怎么锻炼自己的持久力
- 女孩子想学个一技之长 女生想提升自己学点什么
- 细菌性前列腺炎不治能自愈吗 青少年前列腺炎自愈吗
- 劲酒对红牛起什么作用 吃了性能力提升
- 稍微一做运动就满头大汗的这是怎么回事啊 青少年稍微运动就出汗
- 随身wifi网速慢怎么调试 随身wifi怎么提升网速
- 糖尿病的前期是什么症状 青少年糖尿病的症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