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条“意念写成”的推文出现,靠意念玩手机还多远?( 二 )

全球第一条“意念写成”的推文出现,靠意念玩手机还多远?
文章图片
图6/16

Synchron 首席执行官 Thomas Oxley 表示 , 他们眼前的目标是作用于运动皮层 , 最终希望“实现全脑数据传输” 。
大脑或许是个数据系统
今年 7 月 , Synchron 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监管批准 , 它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被批准进行“永久植入 BCI 临床试验”的公司 。
与此同时 , 开发和测试神经植入物的竞赛正在升温 。
今年 5 月 , 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结合了人工智能软件与脑机接口设备 , 将“心理笔迹”转化为屏幕上的单词和句子——肢体瘫痪的患者想象着写某个字母 , 植入大脑的传感器接收信号 , 人工智能算法将它们转录到电脑屏幕上 。

全球第一条“意念写成”的推文出现,靠意念玩手机还多远?

文章图片
图7/16
患者想象字母 | stanford
在研究中 , 一位被称为 T5 的参与者以每分钟 90 个字符(或 18 个单词)的速度生成文本 。 被要求打出例句时 , 字符错误率低于 1%;在自由发挥的时候 , 字符错误率稍高于 2% 。
早在 2007 年 , T5 因脊髓损伤几乎失去了颈部以下的所有运动功能 。 他让研究团队了解到 , 在身体沉寂后的十几年 , 大脑仍保留着精准执行的能力 。
今年 7 月 , 2015 年成立的神经科技公司 Paradromics 筹集了 2000 万美元 , 这笔资金将用于磨练其硬件 Connexus , 它负责将大脑的生物电信号转换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数字信号 。

全球第一条“意念写成”的推文出现,靠意念玩手机还多远?

文章图片
图8/16
Connexus | Paradromics
简单来说 , 头顶的四个模块将数据传输给植入头骨的第五个模块 , 后者又将数据传输到胸部皮肤下的第六个模块 , 最后数据无线传输到夹在轮椅上的便携计算机 。
通过这种方式 , 大脑的活动转化为可操作的命令 , 例如移动计算机光标 , 一项前身技术已在绵羊身上成功测试 , 人体实验将在明年开始申请 。

全球第一条“意念写成”的推文出现,靠意念玩手机还多远?

文章图片
图9/16

Paradromics 称 , 他们的优势之一在于电极数量多 , 每个模块上的电极数量达 400 个 , 这意味着更理想的数据质量和数量 。 Paradromics 首席执行官 Matt Angle 认为 , 大脑就是一个数据系统:
一旦你开始意识到描述大脑的最佳方式是通过数据 , 你会重新定义许多经典的、难以治疗的疾病 。 例如 , 解决失明的生物学方法可能是尝试使视网膜再生 , 而我们的方法是使用计算机 , 将视觉数据传送到大脑的右侧部分 。
马斯克 2016 年创立的神经技术公司 Neuralink , 则推出了一种植入头骨的 AI 驱动芯片 。

全球第一条“意念写成”的推文出现,靠意念玩手机还多远?

文章图片
图10/16

这款芯片约一枚硬币大小 , 连接到超薄的柔性导线 。 每根导线大约 5 微米厚 , 比头发还要细 20 倍 , 总共包含 1024 个电极 , 并在大脑内呈扇形分布 。
电极通过感应或刺激神经元读取大脑活动 , 在理论上甚至能够写入大脑活动 。
与芯片相配的是一款精密机器人 , 它负责将芯片和超细导线植入大脑 , 人类双手往往难以做到如此稳定 。 安装过程只需几个小时 , 最终留下一个小疤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