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条“意念写成”的推文出现,靠意念玩手机还多远?( 三 )

文章图片
图11/16
精密机器人 | Neuralink
今年 4 月 , 他们曾在猴子身上使用过这款芯片 。 在演示视频中 , 猴子得到了一个与视频游戏相连的操纵杆 , 当它成功移动光标就可以尝到香蕉冰沙 。

文章图片
图12/16
当猴子使用操纵杆时 , 芯片记录其大脑活动 , 并将数据发送回计算机 , 分析当猴子移动手时它的大脑做了什么;然后让操纵杆失效 , 虽然猴子习惯性地用操纵杆控制游戏 , 但实际上这一过程完全由被解码的神经活动实现 。

文章图片
图13/16
从理论上讲 , 同样的技术可用于控制假肢——另一种“失效的操纵杆” 。 马斯克当时在推特上表示 , “它将使瘫痪的人比使用拇指的人更快地使用智能手机” 。
与大脑交互的更好方式
被《时代》赋予“小丑、天才、实业家”等称号的马斯克 , 也曾对脑机接口技术的潜力发表过疯狂言论:
它可以在人脑和计算机之间创造‘共生’;允许人们‘保存和重播记忆’;治疗瘫痪、失明、记忆力减退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启用‘超人视觉’ , 或者让人们能够通过心灵感应召唤他们的特斯拉 。
但脑机接口技术还处于早期阶段 , 距离马斯克的愿景路途遥迢 。 它的长期安全性需要在更多患者中评估 , 也存在许多需要克服的挑战 。
首先 , 任何脑机接口设备都有风险 , 时间一长 , 进入组织的电极可能会引起炎症 。 开发人员正在研究能够长时间植入人脑而不会自我恶化或引起感染的材料 。

文章图片
图14/16
研究人员也在寻找其他方法来获取大脑活动 , 例如在头骨或耳朵中放置无创传感器 , 但这也增加了脑细胞和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 从而影响记录的分辨率 , 患者能做的事情也就更为有限 。
其次 , 为了实现更多活动 , 读取数据的芯片需要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分辨率 , 解释数据的算法需要更为准确 , 电线也需要更深地插入大脑 。
神经生物学副教授 Jason Shepherd 博士曾指出 , 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很难通过当前的脑机接口解决 , 因为“复杂的行为、学习和记忆不只由大脑的一个区域调节” 。

文章图片
图15/16
再者 , 随着脑机接口日渐成熟 , 必然会出现一些安全、隐私和道德问题 。 毕竟 , 在人脑植入芯片来获取原始大脑数据 , 在理论上并非不可能 。
目前 , 神经技术方面的最新工作是记录尽可能多的脑细胞或脑区 , 以便科学家更精确地读取支持言语、行走和抓握等活动的信号 , 然后将这些神经记录转化为指令 , 这些指令再输入机器人设备或返回神经系统 , 以产生运动、视觉甚至触觉 。

文章图片
图16/16
另一位植入 Stentrode 设备的患者 | Synchron
一个可见的趋势是 , 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家关注脑机接口领域 。 分析公司 PitchBook 数据显示 , 截至 7 月 , 脑机接口初创公司今年以来已经筹集了 1.328 亿美元 , 这比该行业去年全年筹集的资金多出三分之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