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南周的新年献词 , 里面提到了一句话:凡是过往 , 皆为序章 。。新年伊始,楼市熬了“一锅粥”?浮现3个特征,专家:今年不好过。" />

新年伊始,楼市熬了“一锅粥”?浮现3个特征,专家:今年不好过

新年伊始,楼市熬了“一锅粥”?浮现3个特征,专家:今年不好过

----新年伊始 , 楼市熬了“一锅粥”?浮现3个特征 , 专家:今年不好过//----

新年伊始,楼市熬了“一锅粥”?浮现3个特征,专家:今年不好过


\">昨天读南周的新年献词 , 里面提到了一句话:凡是过往 , 皆为序章 。

这句话让人平添几分感慨 , 新年时分 , 确实需要直面未来的勇气 , 而不是沉湎无用的怀旧情绪 。

前天跟朋友一起跨年 , 大家聊到了一个话题:10年前的2008、2009年 , 我们什么都没有 , 一腔热血 , 觉得未来充满希望 , 家庭、工作、婚姻、房子、车子 , 仿佛一切都不在话下 , 对这个社会充满了善意 。

10年后的现在 , 该有的都有了 , 却因为两口子吵架、小孩做作业不认真、被领导批评几句、收入略有下降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 言行举止充斥着抱怨和戾气 。

为什么?我觉得还是“人性”的原因 。

大家可能都有类似的感受 , 比如在10年前 , 北京、上海房价不过两万出头 , 武汉、苏州、青岛、厦门这些城市最多也就1万出头 。

虽然有温州房价突破3万 , 杭州房价比肩京沪深 , 但大家都知道 , 那是炒出来的“幻象” , 早晚会回归合理 。

房价低 , 意味着房租不是问题 , 月供可以负担 , 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也无所畏惧 。

人就是这样 , 初出茅庐 , 感觉房子触手可及的时候 , 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干劲 。

步入中年 , 北上广已经与自己无关 , 想生个二胎 , 换套大房又犹犹豫豫 , 日子过得像白开水一样 , 自然由内而外散发负面情绪 。

把原因归结到房价上 , 当然不全面 , 但房子一定是中年人心中最大的那根刺 。

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 , 降价、促销、流拍、调控 , 成了房地产的关键词 , 有房的生怕财富缩水 , 没房的、想换房的又“前怕狼后怕虎” 。

这真是应了那句话:身后有余忘缩手 , 眼前无路想回头 , 都是房子闹的 。

今天是腊八 , 又是新年伊始 , 2020年的楼市就浮现出了3个特征 , 好比熬了一锅五味杂陈的“腊八粥” 。

1 , 央行出手降准 。

在2020年的第一天 , 央行宣布: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 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

仅仅在5天之前 , 央行刚刚发布了存量房贷转LPR的新规 , 仅仅在4个月前 , 刚刚进行了2019年的第三次降准 。

这么密集的动作 , 意味着什么?

今年春节靠前 , 一月份市场需要钱 , 当然是一个重要原因 , 另一个原因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 10月、11月、12月新房、二手房下跌城市越来越多 , 开发商需要钱 , 购房者也需要 , 干渴的楼市 , 需要浇灌一些水了 。

有些事 , 知道就行了 。

2 , 40城卖地收入同比增近19% 。

一边是降价促销的城市越来越多 , 另一方面却是卖地收入继续创新高 , 房地产 , 依然没有停下来 。

报告显示 , 2019全年 , 中国40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积累计同比增长1.7%;40个城市全年卖地收入合计28609.1亿元 , 同比增长18.6% , 增速较2018年全年水平加快3.2个百分点 。

分城市来看 , 40城中 , 2019年全年土地出让收入排名前5位的城市分别为杭州、上海、广州、北京和南京 。 洛阳、长春、宁波等城市出让金同比增速很高 , 分别达到了173.3%、105.2%和97.4%

这是杭州第几年蝉联冠军了?当人们习惯杭州、南京出现在TOP5里 , 洛阳、长春土地出让动不动就翻倍 , 基本面能对标一线的没几个 , 依赖卖地的城市倒是一波接一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