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楼市熬了“一锅粥”?浮现3个特征,专家:今年不好过( 二 )

华创宏观去年9月份的时候发了个研报 , 其中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过去3次各地收入压力较大年份 , 即2009年、2012年和2015年之后的第2年 , 土地成交款都出现了明显上升 。

而在2019年前八个月 , 各个城市的压力 , “堪比未能完成收入预算目标的2015年” 。

一句话:缺钱了怎么办?多卖地 , 啥都有了 。

3 , 从“一城一策”到“一区一策” 。

今天看到一份数据 ,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 , 2019年全年 , 全国合计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达620次 , 刷新历史记录 , 同比2018年上涨38% 。

如此密集的调控次数 , 看起来来势汹汹 , 其实放松与收紧的政策都有 。

比如 , 南京六合区、天津滨海、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成都高新区、广州南沙区、花都区、黄埔区放松购房门槛 。

比如 , 郑州、武汉相继提升公积金提取额度 。

以前限购是全面放开 , 所有城市步调一致 , 后来变成了“一城一策” , 现在甚至演化成了额“一区一策”!

所以 , 这年头研究楼市 , 实在太累了 。

密密麻麻的调控 , 连公积金额度的增减、社保少交几个月都需要大书特书 , 从购房者到从业者 , 在这个市场里 , 都有点晕头转向的感觉 。

这就是2020新年房地产熬给大家喝的“一锅粥” , 降准有了、卖地新高了、调控更精细了 , 目的是什么?个中滋味 , 需要大家细品 。

不降5年期LPR , 选择降准 , 只是适度缓解楼市的资金面 。

卖地新高 , 背后是各个城市的土地依赖症加重 。

调控细化到“一区一策” , 使房价维持稳定 , 是房住不炒的底线 。

中庸、适度、小涨小跌、不涨不跌 。 1 , 不能出现2015-2017的大涨 。 2 , 也不能出现2013-2014的普跌 。

经济学家李迅雷不止一次的表示:今年楼市可不好过 , 2020会出现第2种情况 , 很像2014年 。

比如 , 住宅库存经过2018-2019年的大幅攀升后 , 去年底的时候 , 就已经回归到了2013年的水平 , 按时间算 , 今年很有可能重演2014 。

比如 , 2019的前10个月 , 房企土地成交面积下滑了16% 。 百城中房价环比下跌城市数量达到了40个 , 接近2014年初的水平 , 70城中有一半城市出现环比下跌 。

站在2020年的开端 , 当“适度放松”的调控 , 遇到了楼市的“下行周期” , 这是过去10年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情况 。

对购房者来说 , 好消息是:大部分城市的房子可能会便宜 。 坏消息是:就像保时捷的5元优惠一样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