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叶影响世界的100把经典名椅(二)( 三 )


No·015 东京躺椅 , 522号(Tokyo Chaise Longue , 522)
设计者:夏洛特·贝里安(Charlotte Perriand) 设计年代:1940

夏洛特·贝里安应聘为柯布西耶工作的经过 , 早已在现代设计领域传为佳话 , 柯布西耶及其表弟皮埃尔·让雷特协同当时主要的艺术家与设计师们开发了一系列家具产品 , 而贝里安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 但要说到真正的功成名就 , 还是在她被任命为日本商工省的工业设计顾问之后 。 日本人民习惯坐在榻榻米上而非椅子上 , 而她希望展示给日本人民 , 一个日本家庭的方方面面都能用上可以出口国际的家具 。
东京躺椅诞生于日本 , 这件作品是对LC4椅的重新解读 。 1928年 , 贝里安与柯布西耶和皮埃尔·让雷特共同创作了由钢管和皮革制成的著名的LC4椅 。 在日本 , 她从旗下的杰出工匠们那里学到了包括上漆和编织篮子在内的新技术 。 她惊讶于日本人会用水或加热的方法来弯曲竹子 , 也对他们使用稻杆和米纸的多种方式赞叹不已 。 在她去东京之前 , 她已经用木头做好了躺椅框架 , 用两端固定的带状皮革做好了座位的部分 , 之后 , 她又在设计中引入了12条压模的竹材 , 边缘的曲线为椅身增强了力量 。 二战期间 , 日本与德国结盟 , 贝里安被迫开日本 。 作为一个“不受欢迎的外国人” , 她遭遇了海上封锁 , 被迫在越南流亡了四年 , 在此期间完成了许多作品 , 包括从一片压制的弯曲胶合板发展出来的“东京之影”椅子(Ombra Tokyo Chair) , 还完善了东京躺椅 。
No·016 鹈鹕椅(Pelican Chair)
设计者:芬·尤尔(Finn Juhl) 设计年代:1940

如果仔细想想 , 芬·尤尔设计出这把别出心裁的软垫椅之后 , 又过了将近二十年 , 才出现像皮埃尔·波林和奥利维·莫尔古(Olivier Mour-gue)这样的设计师 , 那么我们大概就能了解当这把椅子在1940年初次亮相时 , 丹麦人会觉得它是何其怪异 。 当时与这把椅子一起出现 ,还有同样非比导常 , 同样有着粗短腿的鹈鹕桌(Pelican Table) 。 软垫师本不应该把椅腿露出来 , 它们总是有着更大的垫子、更厚实的软垫 , 并且通常都厚重且弹性十足 。 鹈鹕椅却一反常态 , 只有一张薄薄的软垫 , 以及由尼尔斯·沃德尔根据尤尔绘制的简单图纸制作出来的一个完美的松木框架 。
鹈鹕椅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风格铺平了道路 , 将装饰之风带回了设计界 。 六年后 , 小沙里宁又凭借子宫椅(Womb Chair)成为装饰家具界的弄潮儿 。 鹈鹕椅被证明是一件舒适而杰出的设计作品 , 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 2001年它再度发布 , 目前仍在生产的是钢架与泡沫材料外壳的版本 。
No·017 诗人沙发 , 705/FJ41(Poet Sofa 705/FJ41)
设计者:芬·尤尔(Finn Juhl) 设计年代:1941

诗人沙发是尤尔为科拉瓦涅(Kratvanget) 创作的首批作品之一 , 科拉瓦涅是尤尔从1941年直至1989年过世一直居住的地方 。 作家尤根创作出了刊登在《政治家报》(Politiken)上的系列漫画 , 漫画中也出现了这件沙发的形象 , 因此后来它被人们命名为“诗人沙发” 。 在这个阶段 , 尤尔尚末让自己的家具作品走上彻底简化的道路 , 但诗人沙发的简洁外观 , 对于已经习惯了更为经典和细致的风格的人们来说 , 依然是过于前卫了 。
在此之前 , 没有人见过这样的沙发腿——跟鹈鹕椅的椅腿一样 , 它们看着更像是扫帚柄 , 表面像只涂了油而没有刷过漆 。 沙发鼓鼓囊囊的 , 但看起来像没什么弹性 。 如今 , 尤尔椅子的制造商“一种收藏” (Onecollection)的创始合伙人汉斯·亨里克·索伦森(Hans Henrik Sφrensen)说:“现在我们在坐垫里会放上独立弹簧 , 但是我认为最初的坐垫里既没有弹簧也没有乳胶 。 ”尤尔用在外层的面料是手工编织的 , 出自编织工多里斯·尼尔森(Dorris Nielsen)之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