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数字化勘查 让精准探知地下矿藏不再难( 二 )


矿产勘查过程实现无纸化
数字勘查的最终目标 , 就是通过运用各种探矿手段、综合分析勘查数据来查明工业矿床 。 其中 , 在勘查数据基础上进行成矿预测是数字勘查的关键和难点之一 。
一开始 , 不管用什么手段 , “三维模型”始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 如果不攻克这个技术难题 , 成矿预测就无从谈起 。
“数字勘查的三维建模之后 , 我们可以准确计算出这个矿床的资源量 , 它有没有断层和被破坏 , 它距离地表有多深 , 周围有哪些介质 , 包括不同矿石类型的空间及品位分布 , 都能看出来 。 它就像人去做一次CT或者核磁共振一样 。 ”周琦说 。
为攻克技术难题 , 年过七旬的吴冲龙带着技术骨干深入贵州的勘查现场 , 查找问题症结 。 经多次试验操作 , 一个漂亮的三维模型终于出现在电脑上 。
由此 , 贵州省地矿局开始将矿产数字勘查技术运用到全省重点矿产资源大精查之中 , 开始初见成果 。 今年7月 , 松桃高地超大型锰矿床提交富锰矿石资源量7535.15万吨 , 锰平均品位为25.64% , 是我国有记载以来的第一个超大型富锰矿床 。
这仅仅是数字勘查的“牛刀小试” 。
如今 , 经过两年多的摸索 , 贵州省地矿局与吴冲龙教授团队合作研发出一套固体矿产数字化勘查体系 , 成功实现了矿产勘查过程中无纸化的流程 。
【全过程数字化勘查 让精准探知地下矿藏不再难】接下来 , 贵州省地矿局将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战略 , 充分利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等的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数据挖掘 , 构建“全体数据+三维结构+挖掘模式”的成矿预测新模式 , 形成在全流程中顺畅流转的勘查大数据链 , 为成矿预测和圈定找矿靶区提供智能化决策依据 , 助推贵州高质量发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