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特斯拉终成“鲨鱼”,蔚小理迪:巧了,我们也是( 二 )


而在更高端的市场 , 价位全面超越蔚来、媲美保时捷Taycan但声量却远不及“蔚小理”的高合 , 在交付的第一年也实现了超出市场预期的成绩 。 从5月份HiPhi X开始正式交付 , 到11月累计上险量达到了3193辆 , 看起来不够亮眼 , 但在最近已知的11月的数据中 , HiPhi X的上险量达到了763辆 。

“鲶鱼”特斯拉终成“鲨鱼”,蔚小理迪:巧了,我们也是

文章图片
图5/9

作为对比 , 保时捷Taycan 11月在中国市场的上险量为271辆 , 奥迪e-tron为212辆 , 特斯拉Model S/X两款车则可以忽略不计 , 而国内品牌唯一价位上和HiPhi X接近的红旗E-HS9 , 11月上险量402辆 。
也就是说 , 在60万元以上的豪华市场(HiPhi X指导价57-80万) , HiPhi X的销量规模虽然远不及燃油市场中的宝马X5、奔驰GLE等车型 , 但它已经成为这个价位电动市场的销量标杆 。 目前已知将进入这个市场的 , 主要是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豪华品牌 , 在EQS、iX等车型真正进入交付之前 , 高合的领先优势还将保持一段时间 , 而它的第二款车型HiPhi Z , 也会在一系列对手就位时加入战场 。
回望2021年 , 缺乏基本生存力的品牌早已黯然退场 , 坚持下来的品牌 , 普遍实现了翻倍式的丰收 , 这种整个市场膨胀式激增的状态 , 很像前些年哈弗依靠H6在10-15万元区间站稳脚跟后 , 引爆的整个自主品牌SUV浪潮 , 如今已经进入主流市场的上汽荣威、广汽和宝骏 , 正是各自依靠RX5、GS4等车型才真正实现了一定规模 。

“鲶鱼”特斯拉终成“鲨鱼”,蔚小理迪:巧了,我们也是

文章图片
图6/9

在那段时间 , SUV市场几乎毫不“挑食” , 似乎只要是台SUV、只要价格到位 , 基本就有各个预算区间的消费者照单全收 。 江淮瑞风、北汽幻速、众泰、陆风乃至纳智捷 , 都曾春风得意了相当长的时间 。 如今这些品牌或系列 , 都已经从大众眼里消失 , 甚至短短几年之后 , 这些车型在路面上的可见率都少得可怜 , 似乎从未出现过一样 。
从这个角度再看迅速膨胀的新能源市场 , 我们也该保持相应的警惕 。 电驱化变革是不可逆的 , 但不代表前期发展起来的产品或品牌 , 也能一直在新格局下持续发育 。
当然 , 新能源浪潮和SUV热还是不同的 , 如今的整个新能源市场像是一股军团 , 矛头一致地杀向传统市场 , 而这也意味着另一种状态:本质上所有的新能源品牌 , 不论价格或产品定位重合度如何 , 各自都不是彼此的主要对手 。
就像之前文章里我对特斯拉的描述:它的对手不是任何电动车 , 而是所有的燃油车 。 可观的是 , 如今蔚来、理想、小鹏乃至其它诸多品牌 , 也都展现出了这种势头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这五大城市 , 一方面是全国燃油车限牌、限购、限行最严苛的代表 , 另一方面也是新能源车销量最大的区域市场 , 而在这五大城市的销量占比 , 也反映出各新能源品牌对限牌、限行政策的依赖度 。

“鲶鱼”特斯拉终成“鲨鱼”,蔚小理迪:巧了,我们也是

文章图片
图7/9

如上表 , 只做纯电动车的特斯拉、小鹏和蔚来 , 在北上广深杭的销量占比都超过了四成 , 其中特斯拉和蔚来在上海的占比明显偏高 , 而小鹏则更加依赖广州本地市场 。 这表明它们对政策扶持还是有一定的依赖 , 同为高端品牌的奔驰 , 在北上广深杭的销量占比还不到两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