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企业曾建世界奇迹,今年规模目标500亿,总裁称做大这事不能丢( 二 )

AI:2019年 , 当代又给未来埋了哪些种子?

ZP:今年做了当代艺术创意基地 , 叫蔓兰家的四季 , 这是当代置业在文旅地产及运营方面的先驱尝试 , 背后就是大资产运营 。 未来房地产将进入增量和存量并举的时代 , 你手里那么多空间 , 如果有运营能力 , 轻资产就能重构重资产的估值 。

要引导客户 , 不能一味迎合

AI:2000年的时候 , 中国房地产市场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当时怎么想到要做绿色科技地产?当年国内还有哪家企业做这个细分领域?市场对绿色建筑的概念买账吗?

ZP:那时候拿地就能赚钱啊!我印象中很清楚 , 1000万就能撬动一个项目 , 现在给你1000万啥也干不成了 。 当时做企业 , 要么有钱 , 要么有特殊资源 , 但是我们创始人是白手起家的 , 刚开始团队也在思考 ,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 , 要走怎样的路 , 有怎样的狩猎手段 , 才能把企业做起来 。 最后就说做跟别人不一样的 , 所以确立了绿色科技地产方向 。 最初业内有一家叫锋尚的企业 , 比我们略早半年做绿色 , 但现在这家公司已经没有了 。

当时的市场环境对于绿色建筑的概念并不清楚 , 记得万国城ΜΟΜΛ一出来 , 不夸张地说 , 几乎所有北京的纸媒都来看过 , 大家很奇怪 , 屋子里怎么会没有空调暖气呢?

AI:虽然当代置业一直坚持绿色 , 但是纵观这20年的发展 , 在坚持绿色这件事上 , 我们推翻过什么理念 , 又塑造过什么路径?

ZP:曾经我们经历过一个很痛苦的过程 , 就是讨论房子是做毛坯还是精装?做欧式复杂的精装 , 还是极简的精装?以前为了经济效益 , 做的毛坯房 , 客户就自己装修 , 但是我们发现你不知道他们用的材料是不是环保的 , 很容易造成污染 。 但我们做绿色科技地产的初衷就是环保的 , 健康的 。 所以我们非常明确地说一定要做精装 , 做毛坯就是污染环境的 , 然后就确定做极简精装 , 不做繁琐的 。 会有一个跟客户沟通的过程 , 以前我们也做过妥协 , 但是发现还是要引导客户 , 而不能一味迎合 , 当代还是比较有自己的坚持 。

AI: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大企业现在开始提倡做绿色科技建筑 , 但很少有企业是因为做了绿色科技地产而成为大企业的 。

ZP:民企确实在拿地、融资成本上有些困难 , 但这跟做绿色科技地产没有直接的牵连 。 做绿色科技地产 , 前期肯定有技术、资金、人力的投入 , 但这些年产业化、标准化后变成了社会平均利润率 , 现在都不存在障碍 。 不过 , 之前的投入确实可能影响了企业发展速度 , 但我始终认为这不是单一因素 , 不是说做了绿色 , 企业没有发展 。 这两者不能完全划等号 。

AI:楼市调控愈发严格 , 很多大企业也频频感到压力 。 对于当代这样一家百亿企业而言 , 有哪些应对策略?

ZP:很多大企业每个月必须完成一定的任务 , 所以不停地推货 , 甚至降价推货 , 但我们这样的企业 , 储备也相对富裕 , 年初大约推了600亿元左右的货值 , 我要完成三百到四百亿 , 还挺好卖的 。 要是限价了 , 没有达到我的预期 , 那就稍微缓一下 。 我们盘子不像大企业摊得这么大 , 可以更灵活地调剂货值 。

要让自己的行为确定

AI:人的一生 , 总会遇到艰难时刻 。 你在管理当代置业的过程中 , 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ZP:其实做企业每天都能遇到点儿困难 , 一会是资金的事 , 一会儿要做土地判断 , 或者团队骨干被挖走 , 反正各种各样的事情都会有 。 但是我觉得这种困难本身就是管理的一部分 。 管理者的天职 , 就是要解决问题 , 解决困难 。

AI:2019年的哪个时刻 , 让你感到焦虑?一般会怎么处理不良情绪?

ZP:如果套用刚才的话 , 真是天天都焦虑 。 不是说遇到困难就焦虑 , 而是要用一种出世的精神 , 去做入世的事业 。 要调节自己 , 我没事会游泳、写作这样疏解一下 。 未来是不确定的 , 但是你要让自己的行为确定 , 要用你确定的信念、确定的行为去应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