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传音的管理层也认识到 , 仅仅靠做低价且缺乏核心技术的手机 , 难以和国内外手机大厂抗衡 , 并让公司走得更远 。
不过传音的优势和底气依然在 , 这源于传音在非洲市场的先入为主和深入人心的品牌优势 , 也源于这些年扎实布局的完整渠道、售后优势 , 以及一系列本土化创新的优势 。 或许还有对非洲市场的真正重视和依托程度 。
“即使友商占据了10%的市场份额 , 800万~900万部的年出货量对小米、OPPO来说不是一个很大的量 , 而且非洲市场的手机售价和利润都较低” , 某传音员工表示 , 对于正在布局全球和品牌上攻的这些厂商来说 , 非洲仍不具备很大的吸引力来吸引它们投入众多资源 。 据统计 , 2020年 , 小米手机的全球出货量是1.46亿部 。
如今 , 传音在非洲手机市场已连续4年蝉联销量冠军 。 2021年上半年 , 传音再以9600万部的手机出货量位居第一 。 “非洲之王”实至名归 。
非洲市场的成功让传音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 , 并于2019年成功上市 。 公司的营收从2016年的116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78亿元;而归母净利润则从2017年的6.71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6.86亿元 。 可以说 , 传音在非洲市场的成功不仅成就了自己 , 也给非洲人民带去了“福音” , 更为中国品牌出海拓展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
观察
传音逆袭的背后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企业品牌 , 到远隔千里之外的“非洲手机之王” , 过去的10多年里 , 和很多其他领域的中国品牌一样 , 传音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海外拓荒史和传奇 。
不过正如传音内部人认为 , 单纯地依靠四卡四待、智能美黑等本土化功能创新 , 传音是不可能做到第一的 。
传音能做到第一 , 背后依托着中国强大的产业链供应及制造能力 。 这在传音功能机单价百元左右、智能机单价500元左右的低价前提下 , 依然能实现近30%的利润率 , 就可以窥见一斑 。
传音着眼和发力于全球新兴市场 , 背后实际上是这些年中国日益强大的科技创新和市场应用能力 , 以及数十年的成功与失败的市场经验教训 。 在互联网应用方面 , 传音携手国内互联网巨头 , 借助它们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创新应用能力 , 结合自身对非洲市场的深刻理解 , 在新兴市场的互联网领域几乎无往不利 。
其实 , 传音的很多功能创新并不具备技术壁垒 , 很多甚至是国内厂商“玩剩下的” 。 但当时只有传音为非洲市场做了这些适应性的开发和创新 , 并直击痛点、触动人心 。
对于早些年其他品牌弯不下腰甚至瞧不上的非洲市场 , 传音不仅弯下了腰 , 而且是十多年如一日地坚持 , 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这个新兴市场的耐心和尊重 。
十几年来 , 传音全面聚焦非洲等新兴市场 , 根据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持续调整产品 。 “别嫌弃市场 , 别低看用户”被认为是传音成功法则的第一条 。 正如其公司使命所言 , “致力于让尽可能多的人尽早地享受科技和创新带来的美好生活” 。
如果说 , 中国本土的完整供应链及成熟市场经验 , 是传音非洲崛起的底座和根基;尊重和坚持 , 则是传音称雄非洲市场的不传之秘 。
【传音手机:一年一亿部称雄非洲的背后】本版文章均由本报采访人员吴清采写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