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音手机:一年一亿部称雄非洲的背后

_原题是:传音手机:一年一亿部称雄非洲的背后 来源:中国经营报
文 吴清
编者按/ 说起手机 , 大家耳熟能详的有国产龙头华米OV(华为、小米、OPPO、vivo) , 也有海外巨头苹果、三星、诺基亚 。 但是 , 还有一个“隐形冠军”也许很多人不知道 , 它就是高居2020年全球手机销量排行榜第四位 , 占据着整个非洲大陆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半市场份额 , 在国内科创板上市 , 被称为“非洲手机之王”的传音手机 。
传音上市后 , 也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青睐和追捧 。 Wind数据显示 , 2022年1月4日收盘 , 传音控股(153.040 ,-0.06 ,-0.04%)报收160元/股 , 相比2019年9月刚上市时的53元/股 , 涨了两倍多 。
作为一家2006年才成立的手机企业 , 面对资金、技术、人才、渠道等远优于自己的一众国内外手机巨头 , 传音凭什么脱颖而出并称雄非洲手机市场 , 它成功背后又有哪些成功的秘诀和经验 , 又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和波折?
作为国内科技品牌成功出海的典型 , 与国内很多企业以产品出口为主的出海不同 , 传音的出海是产品、品牌、商业模式等的真正意义上的出海 。 在今天“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中国企业品牌纷纷走出去的大背景下 , 关注并分析传音的非洲逆袭之路 , 意义凸显 。
1 。 深聚焦
不是中国品牌出海 , 而是建立一个非洲的品牌
2006年是国产手机最艰难的一年 。 在诺基亚等国际品牌和山寨手机的双重挤压下 , 曾有“手机中的战斗机”之称的波导等国内品牌开始走下坡路 , 熊猫、南方高科等品牌更是难觅踪影 。
也就是那一年 , 波导手机的海外市场负责人竺兆江离开 , 正式创立了传音手机 。 竺兆江大学毕业就进入波导手机工作 , 凭借出色的能力和业绩 , 短短几年就成为波导销售公司的负责人 , 主导波导手机的海外市场拓展 。
多年手机海外市场的运作让他对海外市场有着深刻的认知 , 也对非洲这块手机“新大陆(17.960 ,-0.23 ,-1.26%)”的广阔前景有着更多期待 。 在这期间 , 竺兆江曾深入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考察调研 , 凭借自身对市场的敏锐嗅觉 , 意识到非洲市场的巨大潜力 。
在某种意义上 , 当时的传音就是为非洲而生的 。 公司成立当年 , 传音就在尼日利亚发布了旗下首个手机品牌TECNO , 开启传音在非洲大陆的征途 。
相较于当时国内手机品牌出海扎堆发达国家市场和印度等新兴市场 , 传音切入了非洲这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 。 但是 , 当时的非洲手机市场的确很难吸引众多巨头的关注和重视 。
非洲大陆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 民族、语言、宗教等十分复杂 , 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统一市场 。 同时 , 当时的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发展程度差异大 , 基站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滞后 , 很难看到手机普及推广的势头和价值 。
这样的市场对国内手机厂商不具备强吸引力 , 也同样很难引起诺基亚、三星等海外巨头的真正重视 。 而这恰恰给了传音这个新兴品牌难得的机遇 。
事实上 , 竺兆江当时在波导手机时 , 就曾经和公司领导提过开拓非洲市场的构想和计划 , 不过并没有得到管理层的认可 。 正因如此 , 坚信自己判断的竺兆江 , 才带领着团队成员离职创办了传音 。
“别嫌弃市场 , 别低看用户” , 曾有人将传音在非洲市场的成功首先归功于这点 。 2010年前后 , 随着华为等在非洲各国基站建设的快速推进 , 以及逐渐席卷全球的智能手机浪潮 , 非洲市场对手机的需求与日俱增 。 更多的国内手机品牌和手机商人开始将目光瞄准这块“新大陆” , 也开始吸引华强北市场等众多手机商人涌入 , 销售各种高性价比的手机 。 他们发现 , 这时的非洲人对手机等新兴科技产品的渴望 , 堪比中世纪欧洲人对丝绸的渴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