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来源 | 锦缎
在消费股大跌的一年里 , 投资者苦苦寻觅:下一个扫地机器人式爆品会是什么?
随着锂电化代表公司泉峰控股(HK:02285)的上市 , 以及此前九号公司-WD(SH:689009)发布的产品 , 答案似乎已经呼之欲出 , 且谜底就在谜面上——智能割草机器人 。
从体量及初步预估的市场渗透率视角出发 , 线性推演 , 这个单品 , 也许未来能再造8个九号公司、或者12个石头科技(SH:688169) 。
面对这一新消费爆点 , 众多种子选手都在蠢蠢欲动 , 一场草坪上的自动驾驶战争已经拉开序幕 。
01 草坪经济学对于国内的大多数居民而言 , 我们对别墅门前的草坪和门后的花园的认识大多来都自于欧美影视作品 , “绿色的草坪、柔媚的阳光、湿润的空气”令欧美别墅洋房的草坪和花园很具美感 。
事实上 , 要维护一个美丽的草坪和花园 , 需要住户花费不少的钞票和时间精力 , 并且欧美国家在行政规章上要求业主需要负责维护自家草坪花园的整洁 , 若没有定期剪草坪会遭到行政罚款 。
所以业主要么花钱添置割草设备亲力亲为 , 要么雇佣人来打理自家草坪 , 成本有多高呢?
以美国市场为例 , 一年中需要割草的月份大概有7个月 , 每个月又大概需要割草2-3次 , 按照年割草18次计算 , 每次雇佣人的费用在60-70美元 , 草坪外包的年费用大致需要1000-1200美元 。
若自行打理 , 美国绝大多数业主会购买价格大概在200-400美元的汽油割草机(手推式) , 定期换活塞、过滤、火花塞等部件又是一笔费用 。 与此同时 , 自行修剪草坪附着的时间成本是很高的:1260美元= 18次/年修剪×2小时/h×35美元/时薪 。
据了解 , 全球大概有2.5亿个私人草坪及花园 , 8000万个分布在欧洲各国 , 1亿个集中在美国市场 。 目前全球割草机市场大概在600-700亿美元 , 其中骑乘式割草机的规模在120亿美元上下 , 其余的主要是手推式割草机 , 而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割草机器人规模仅有10亿美元出头 。
对于A股的新兴玩家及其投资者来说 , 修剪草坪这个市场具备极大的诱惑力 , 尤其能拿出智能割草机器人的玩家 , 因为它具备颠覆市场的能力 , 以及贴合大消费行业的核心逻辑 。
文章图片
02 大消费行业三大逻辑目前 , 市面上很多公司都在准备“强攻”智能割草机器人这块大蛋糕 , 如果按照所在阵营划分为两类:
传统公司 , 包括最大割草机器人厂商富世华(涵盖富世华品牌和Gardena品牌)、宝时得 。
新兴科技公司 , 包括九号公司(SH:689009)、科沃斯(SH:603486)、大疆等 。
另外 , 包括阿里巴巴以及部分来自于自动驾驶领域的公司 , 在开发智能割草机器人的产品解决方案 。
之所以各方都在聚焦这一领域 , 无外乎智能割草机器人与大消费行业核心增长逻辑——品牌建设、品类扩张、以及技术升级——中的后两项高度耦合:
·可口可乐和茅台是典型的品牌建设带来的增长 , 它让可口可乐占领全球市场 , 让茅台获得持续溢价能力 。
·科沃斯以洗地机器人作为第二增长曲线获得资本市场认可 , 完美演绎了什么叫品类扩张 。
·石头科技凭借规划式扫地机器人脱颖而出 , 戴森依靠核心电机技术打造高端吸尘器品牌 , 都是以技术重塑行业的案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