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量产”这一重要节点后,禾多科技能在自动驾驶上半场胜出吗?| REAL 100】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unsplash
采访人员 | 伍洋宇越来越多的自动驾驶公司正在加速商业化落地 。
禾多科技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6月的自动驾驶公司 , 目前专注在行车和泊车两大应用场景的量产解决方案上 , 在2018年1月和12月分别发布自动驾驶系统HoloPilot和HoloParking 。
据介绍 , HoloPilot支持高速公路上L2级别自动驾驶 , 最高时速限于130km/h 。 HoloParking分为HPP(Home Zone Parking Pilot)和AVP(Automated Valet Parking) , HPP为单车智能 , 可对用户常用的泊车路线进行路径记录和学习 , AVP则是对车端、停车场端和高精地图进行技术结合 , 可自主代客寻找车位泊车 。
此外 , 除了面向车企 , 禾多科技也向行业开放了自己的模块化服务 , 包括高精度定位服务HoloPolaris和自动驾驶验证平台HoloX 。
在禾多科技创始人兼CEO倪凯眼中 , 公司成立四年半以来 , 2021年年初与广汽达成合作是其重要节点 。 2021年6月 , 公司正式宣布与广汽研究院签订量产定点订单 , 搭载其自动驾驶系统的多款广汽车型将于2022年开始陆续上市 。
“在此之前我们完成了技术积累 , 但是从整个项目周期上看还处于前50%的阶段 。 ”他说 。
而面对客户时 , 想清楚产品定义、从硬件到软件的系统开发、长尾的用户端验证 , 是他认为在落实一笔量产订单过程中的三段挑战 。
这个阶段也会触发他的一些思考 , 例如团队中算法和工程人员配比这样的细节——这都是商业化落地过程中创业公司需要经历的考验 , 如何真正面对市场需求并更好地适应它 , 进而存活下来 。
通过先行量产再利用数据闭环提升自动驾驶技术水平 , 已经渐渐成为行业共识 , 但这件事的前提是主机厂对于数据分享的态度是开放的 。
“客户都非常关心你的自动驾驶系统能不能通过OTA的方式实现长期的用户体验提升 , 就跟手机一样 , 一般来讲要不断去做推进 ,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 , 我们和主机厂的利益或者目标是一致的 。 ”倪凯表示 , 数据共享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 只是需要考虑数据脱敏的问题 。
对于自动驾驶公司的商业模式 , 倪凯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 目前 , 主机厂在采购方面以项目制的一次性付费为主 , 他认为有可能会往订阅制付费趋势走 。 这在国外已经有了一些先例 , 但国内实行起来还需要时间进行市场教育 。
一旦采取了这种模式 , 自动驾驶供应商将成为汽车生态中的一员 , 可以理解为iOS或安卓系统应用商店中的App , 两者之间也可以采取按比例分成的模式 。
团队发展至今共有300余人 , 其中研发人员占据80% 。 倪凯会亲自面试具有管理层属性或级别较高的岗位 , 最看重对方的专业性和解决问题的韧性 。 他也意识到行业内人才稀缺的问题 , “你如果把网撒大一点还行 , 但要真正找到在某一个领域很有经验的人 , 在行业内还是蛮难的 。 ”
在争取人的过程中 , 他会首先跟对方讲清楚自己最想做的事 , “如果这件事你都说不清楚 , 或者得不到对方共鸣的话 , 我觉得就很难做到了 。 ”
资本方面 , 公司目前共完成五轮融资 , 最近一起为来自广汽资本的C1轮融资 , 前期的投资机构包括IDG资本、BAI资本、红杉中国基金、泛海控股、四维图新、知合控股、混沌资本、同方投资等 。
提及行业 , 倪凯也有自己的判断 。 他不希望囿于L2、L2+、L2++等行业里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级别的描述 , 认为最终比较的还是真实的落地水平 。 至于技术的未来走向 , 他认为下一阶段一定是到达并跨越L3级别 , “但这个水平的产品是否作为L3来释放 , 可能要考虑整个市场的接受程度以及法律法规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