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跌倒苹果吃饱,云计算成其救命稻草?( 二 )


云计算具有的上述众多优点 , 推动了该产业的快速发展 。
据美国《财富商业调查》(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数据 , 2020年云计算全球市场规模约为2190亿美元(约合13970亿元人民币) , 与2017-2019年的平均涨幅相比 , 大涨13.7% 。
此外 , 在2021年 , 云计算的市场规模预计会达到2500.49亿美元(约合15958.62亿元人民币);到2028年 , 这一数据将达到7910亿美元(约合50400.94亿元人民币) 。
在巨大的红利面前 , 众多企业开始分食这块大蛋糕 。
如今 , 云业务已经是微软、亚马逊和谷歌成长最快的业务板块 。 尤其对于亚马逊来说 , 自2014年起 , 该公司一半的运营利润来自其云计算业务“亚马逊网络服务”(AWS) 。 在2020年 , 云计算业务实现了130亿美元的运营利润 , 帮助亚马逊在当年实现了229亿美元的运营利润 。
由此可见 , 云计算业务的市场前景确实广阔 , 五万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也足以帮助华为这个满身斑驳的科技巨人好好地回一回血 。 但是 , 云服务到底能为华为带来多大的收益呢?
华为云:“从硬到软”的全球第五朵云
2021年 , 中国云服务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
国际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 , 在2021年第三季度 , 中国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同比增长43% , 达到72亿美元(约合459亿元人民币) 。 其中华为云所占市场比例为17.7% , 是仅次于阿里云(38.3%)的全国第二大云服务商 。
放眼国际 , 在2020全年世界IaaS市场当中 , 华为云份额也达到了4.2% , 成为了继亚马逊、微软、阿里以及谷歌之外的第五大云服务商 。
此前任正非曾表示 , 华为的优势在于硬件产品而非软件领域 , 并且在全球范围内 , 还从来没有一个传统硬件制造企业能够成功向软件领域转型 。
那么 , 华为作为一家以硬件制造为主的企业 , 能够平稳向软件领域过渡 , 主要原因是什么?
“云服务能不能像存储产品一样建立未来领先世界的架构 , 有哪些短板、新介质、新算法、新架构甚至新理论等要突破 , 需要组织起各阶各类的‘突击队’ , 让科学家、专家、工程师提前自由地去研究 , 找到解决办法 。 ”
这是2021年11月4日 , 任正非在华为企业业务及云业务汇报会上所发表的讲话 。 由此可见 , 华为云服务业务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乃至世界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 重视技术和经验的积累是重要的因素 。
在发展云计算产业之前 , 华为已经在信息化技术建设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研发资金 , 在操作系统、内核、虚拟化、数据库层面都有比较深的积累 , 这也加速了华为在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步伐 。
而华为的信息化平台以及在各地建设的信息化中心 , 则可以作为未来华为云计算体系中的云计算中心 , 或为云计算中心的建设积累更有价值的经验 。
以5G技术为例 , 随着5G时代的到来 , 5G、AI被纳入了通用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 GPT)范畴 , 也因此与云计算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 5G链接万物 , 让算力无处不在;AI的训练与推理对算力的渴求 , 在5G的加持下 , 可以通过云计算来完美解决 。
就如同IDC(国际数据公司)所断言的那样:“AI、IoT、5G等ICT(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为云计算市场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 5G商用的开展 , 将刺激边缘和客户终端数据的爆炸式增长 , 传统数据中心需要加快换代升级以满足5G对IT基础设施的更高要求 , 云计算成为最佳选择 。 ”
那么 , 回到问题的原点 , 谁能同时拥有最好的5G、AI与云计算技术呢?遍历全球ICT厂商 , 也就只有华为一家 。 正是因为重视底层技术的研发 , 也使得除了云计算之外 , 在AI人工智能领域 , 华为也走在了全球市场的前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