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爷爷》读后感100字( 三 )


文图 / 左叔
《猛犸爷爷:写给孩子的人类简史》是本挺有意思的书,我从女儿那边“蹭读”了一个开头,便停不下来了 。
当然,作为一个成年人,我能看明白创作者将人类的故事浓缩在一个家族的故事当中,既是为了便于孩子的理解,同时也是为了将人类衍进的宏大叙事揉进日常烟火之中 。
这是一个巧妙的框架,可进可退 。
在孩子眼里,世界也许是“扁平的”,只需要几个概念就将这个世界作出区别,比如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等等;但在成年人眼里,世界不仅是立体的,而且还很复杂 。我们很难只看事物的表面,并相信它的内在亦如它的表面一般 。
《猛犸爷爷》是符合孩子是“扁平的”期待的,里面没有大书特书的历史事件,没有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简单浅白的文字里只有家长里短诸多微小细节,然而它又在绘本的图画里给成年人留下线索,那些历史上留下名字的经典画面,会在成年人内心留下一朵涟漪,提醒成年人,长久地拥有纯真的一颗童心是何其的珍贵 。
绘本有一个场景还原得很动人,标题就叫“动人的讲述”,时间设定在公元前2460年 。那个时候,人类还没有文字,也不会书写,“那些不能忘记的重要事情,我们就天天记在脑子里” 。
“当她给我们讲这些事的时候,房间里静得出奇 。孩子们双手托腮,聚精会神地听着,大人们知道其中的一些故事,但住在这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还是认真地听她讲述,甚至连家里养的家畜们也竖尖了耳朵,只在中间休息的时候才不时传来两者懒猪们的哼哼声 。”
“讲述人的房间没有窗户,显得很昏暗,当屋里的炉火渐渐熄灭,躺在床上的村民们也进入梦乡,打起了小呼噜,棚里的小牛犊们不再把稻草拱得簌簌作响时,她偶尔还会给怀里的小狗再讲一个秘密——一个时至今日除了她以外再也没有人知道的秘密 。”
这样的温暖场景,在孩子眼里是生活日常的还原,是妈妈坐在床头讲睡前故事的翻版,而成人会意识到这是现如今所有人类文学创作的源头,我们企图客观陈述事实的克制、想要装点平淡的生动几乎都是从这样的场景而来,具体到某个创作者的养成轨迹几乎都是如此 。
是的,承载这些内容的形式和载体在不断衍进,我们极容易被科技和现代生活方式割裂,但其中不变的温暖仍旧围坐在“炉火”旁,最初是口耳相传点燃了这团火,而今一代又一代的口耳相传让这团火一直不曾熄灭 。
所以,不管有没有时间,还是坐下来要给孩子讲讲绘本故事的 。
书评转载约稿请豆邮
《猛犸爷爷》读后感(七):CICI语录: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爷爷讲述的故事
CI爸:我的天,你看的这是什么怪书!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经?这么结巴?
CICI:瞎说,人家是一个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爷爷讲述的故事啦!话说回来,爸爸,咱们的曾曾曾曾……曾曾曾爷爷长啥样子啊?
CI爸:呃,那天在动物园我们不是……
CICI:嘘,陪着我好好看书就知道啦!
有个性!
CI爸:啊,这书好有趣啊,一个睿智的老祖宗跨越时空坐在对面娓娓道来的感觉!
CICI:对啊,你看1380年这页,还写到了当年的大瘟疫呢!那时候的医生就懂得穿防护服了啊!
CI爸:是啊,可惜接近一千年过去了,仍有人在病毒面前固执地“裸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