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潮与低谷
疫情之下 , 中国跨境电商业务迎来一次高潮 , 但不确定性造成的风险 , 也在2021年继续显现 。
“我们是属于受益的那一拨人 。 原本东南亚电商渗透率比较低 , 疫情状况催熟市场 , 加快了当地电子商务的发展 。 2020年和2021年 , 我们的业绩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 , 一年能翻两三倍 。 ”小相告诉燃财经 , 近两年 , 公司处于逆势增长的状态 。
他指出 , 疫情对于他们的业务大部分是利好影响 , 因为线上购物的人变多了 , 人们的需求也多样化了 , 但也有不良影响在发生 , 这两年东南亚人手上的钱少了 , 消费能力下降了 , “整体是在增长 , 但也能看到需求疲软的现象 , 比如有些人购买的频率降低了 , 或者每次购买的量减少了 。 ”
值得一提的是 , 2021年 , 小相还迎来一个重大突破 , 那就是他们在马拉西亚开了一个公司 , 租了仓库 , 招聘当地人 , 做本地化团队 , “2022年 , 我们希望能在泰国、越南也能做一些本地化的尝试 。 ”
但是 , 对于做美国亚马逊店铺的中国跨境商家来说 , 2021年的封店事件影响巨大 。

文章图片
图3/4
2021年9月17日 , 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执行总裁戴竫斐(Cindy Tai)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亚马逊共封禁总计600个中国品牌的销售 , 约3000个卖家账号 , 这些账号均有多次反复滥用评论行为 。
这次事件也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头部跨境电商公司 , 如傲基、有棵树等 , 而因为店铺被封 , 很多公司也出现部门裁撤现象 , 行业出现大波动 。
百晓生的亚马逊店铺 , 在2020年也获得很大的业绩增长 。 但2021年的封店潮中 , 他们也有两家店铺“挂掉” 。 此外 , 2021年有两三个店铺的业绩 , 相对2020年也出现下滑 。 “2021年 , 亚马逊的中国卖家 , 整体销量是下滑的 , 除了很多大卖店铺被封之外 , 就是大家不能刷单了 , 原来的套路不能用了 , 这段时间市场就做不起来 。 ”他说 , “这是一个适应过程 。 ”
他指出 , 亚马逊跨境电商销量下降 , 除了封店事件 , 以及像小相所说 , 人们购买力、需求有所下降等原因 , 还有2021年 , 亚马逊更加激烈的竞争 , 甚至出现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 。
“大家都知道亚马逊好做 , 连卖菜大妈、扫地阿姨都知道亚马逊 。 2021年竞争非常激烈 , 很多新卖家进去直接打低价、亏本卖 , 导致很多老卖家出现亏损……”百晓生举例说 , 正常一张桌子在美国那边卖50美元 , 就算在国内 , 普通折叠桌子也是卖100元人民币左右 , 也即是10-20美元 , 加上运费起码得20-30美元 , “有些卖家进入美国站之后 , (一张桌子)10美元甚至5美元地卖 , 在国内都不可能这么便宜 , 导致出现市场混乱 , 大家都挣不到钱 。 ”
一位海外营销推广人士对燃财经表示 , 涌入跨境电商的国内卖家一年比一年多 , 竞争越来越激烈 , 而2021年是“大爆发” , 很多卖家赚得“盆满钵满” , 而2022年会有更多商家想分一杯羹 。
作为头部品牌卖家 , 小林指出 , 公司不会受“价格战”影响 。 她分析称 , 新卖家会搞“低价螺旋法” , 用低价去抢占市场 , “因为产品没有竞争力 , 店铺没有积累 , 运营方法也没有创新 , 就只能这样去做 , 以积累评论 , 提高店铺权重 。 但我们品牌店铺不一样 , 早就有几千条review , 我们只要注意不侵权大品牌 , 一般不会影响到我们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