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二手交易突破万亿规模 平台须严把质量关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追求个性 , 崇尚环保 , 分享爱好
线上二手交易越来越火
本报采访人员 高 乔
近年来 , 随着绿色消费风尚深入人心 , 线上二手交易平台日渐火热 。 打开线上二手交易平台 , 既能找到二手服装、图书、电子产品、生活用品 , 也能发现各种演出门票、潮玩盲盒等个性产品 。
消费规模快速增长
“这套球拍是我最近的快乐源泉 , 我还和这个卖家成为分享打乒乓球爱好的网友 。 ”在北京工作的“90后”乒乓迷林旻告诉本报采访人员 , 最近 , 她在某线上二手交易平台上买下了一套休斯敦世乒赛冠军纪念乒乓球拍 。 作为线上二手交易平台的“买家”和“卖家” , 她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买过炒锅等生活用品 , “淘”到喜欢的二手首饰 , 还“捡漏”过抢手的话剧票 。
如今 , 像林旻这样年轻的线上二手平台用户越来越多 。 易观数据分析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 , 从用户年龄来看 , 35岁以下人群是二手电商的主力用户 , “80后”“90后”对商品消费的态度既关注性价比 , 也愿意享受超前消费 , 是消费升级的主流群体 , 出生于1995年至2009年间的年轻人也是二手电商的潜在用户群体 。
如今不少人在网上买卖日用百货、数码产品、家居用品等闲置物品 。 在“买家”与“卖家”两种身份间转换 , 成为许多年轻消费者的新型生活方式 。 从线下的“跳蚤市场”到线上二手交易平台 , 线上交易已成为目前二手物品的主要交易渠道之一 , 消费规模快速增长 。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等机构发布的《2021中国闲置二手交易碳减排报告》显示 , 中国二手闲置物品交易规模从2015年约3000亿元快速提升至2020年破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 闲置物品交易范围覆盖了几乎所有消费品品类 , 预计2025年将达到近3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
有效盘活可用资源
2021年7月 , 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 提出规范发展二手商品市场 , 完善二手商品流通法规 , 建立完善车辆、家电、手机等二手商品鉴定、评估、分级等标准 , 规范二手商品流通秩序和交易行为 。 2021年10月 , 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 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 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 , 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 , 实现再生资源应收尽收 。 线上二手交易不仅让处理闲置商品更加便捷高效 , 也日渐发展为一种追求个性、崇尚环保的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 。
“从买家角度看 , 在线上二手交易平台可以买到价格优惠的二手商品 , 而且常常能找到一些市面上已断货或很少出售的商品 , 也可以找到一些类似签名球拍这样的个性化物件 。 从卖家角度看 , 在线上二手交易平台卖一些自己闲置的物品 , 主要目的是让闲置物品获得再利用 , 或者分享某些生活趣味 , 常常是有趣为主、收益为辅 。 ”林旻说 。
【线上二手交易突破万亿规模 平台须严把质量关】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朱迪认为 , 不同于服务经济、体验经济 , 二手经济未必需要线下体验 , 二手平台不仅让消费成本降低 , 也让交易更便捷 。 如今 , 盘活可用资源等可持续消费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 出售和购买二手商品成为一件性价比较高且环保的新型消费方式 。 对年轻消费群体而言 , 在线上二手交易平台购买商品增添了许多个性化、趣味性的体验 。
平台须严把质量关
随着线上二手交易规模不断增加、交易方式日益多样化 , 各类二手交易纠纷时有发生:购买二手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 , 发现卖家隐瞒事实 , 告知虚假信息;在网络平台购买二手服装箱包、首饰、手表等奢侈品 , 发现是高仿假货……二手交易后维权难、监管难等问题 , 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