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财经:3%市占率的“绝境” , 荣耀是怎么走出来的?
赵明:我们的核心团队很多时候会比我更积极 , 比如我们的产品总裁方飞 , 我们专业的营销团队 。 还有我们的供应链团队 , 在最难的时候真的是每天一颗一颗地把芯片抢回来 。 当时 , 我们的产品团队在决定做什么产品的时候 , 不是先规划你的产品再选择什么芯片 , 而是有芯片用就不错了 。 我们唯一不受约束而且能够海量供应的芯片只有高通骁龙778G , 因为当时其他家对这款芯片不是很看好 。 我们是晚于行业45天拿到的芯片 , 但是集中全公司的力量 , 终于让荣耀50如期上市 。 这次“急行军” , 一下子就把我们的供应节奏给扭转过来了 。
独立后新增员工4000多人 , 要靠自身的研发去“补齐一切”
贝壳财经:荣耀现在的员工规模有多大?
赵明:我们从华为出来的 , 有将近8000人 , 发展到现在已经是11000人的队伍了 。 中间除了离职的 , 新增加的有4000多人 。 今年我们还会进行校招和社招 , 人员还会进一步地扩大 。 与此同时我们也会注意维持我们的文化价值观 , 战斗力在原有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提升 。 我们把简单高效作为公司的价值观之一 , 也是要时刻提醒自己 , 组织庞大了之后 , 不要变得官僚和迟缓 。 我们内部实行两层审结制度 , 不要因为审批程序太多 , 把提出流程的人“折腾死了” 。 到去年年底我们的两层审结率达到85% , 部分部门达到了90% 。
贝壳财经:荣耀独立前后 , 公司管理上有什么大的变化吗?
赵明:其实对于我本人来说 , 影响是有 , 但是不是特别大 。 最开始荣耀就是一个相对的独立的体系 , 当时上面还是有更高层的管理团队 , 现在我上面也还是有董事会 。 不过确实就是现在决策的宽度、广度和深度比以前可能范围更大 , 决策权更多了 。 这个也就是多一些少一些的问题 , 我也不认为是有什么太本质的差别 。
【赵明回应一切:最艰难时,荣耀曾“一颗一颗”抢芯片】从公司业务层面来说 , 可能就是资源可以整合得更完整 。 我们在原来的体系中是要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去平衡和协调 , 现在整个的平衡和协调都在我们自己这里 。
贝壳财经:失去了华为这个“更大的平台” , 荣耀的研发是否也面临很大的压力?
赵明:华为有将近10万人的研发队伍 , 拥有方方面面的能力 , 但是荣耀出来的4000来号研发人员 , 要靠自己去补齐一切 。 2021年 , 在整个荣耀的研发资源极其紧张的情况下 , 我们还是集结了一支队伍 , 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去打磨了Magic Live智慧引擎 。 我们公司还有很多这样的投资 , 这样才能让我们面向未来走好每一步 。 一开始可能会慢一点 , 但是会越走越好 , 要沉下心来 。
厂商没有饿死的只有撑死的 , 不要对市场过分乐观
贝壳财经:荣耀现在缺芯吗?预计2022年手机行业缺芯问题是否会有所缓解?
赵明:现在芯片不是特别紧张 , 对我们来说是不太紧张 。 从整个未来发展来看 , 芯片对于我们来说属于结构性的短缺 , 只是在海外个别市场的个别芯片有些短缺 。
芯片的问题在2022年肯定会比去年要缓解 , 短缺还是结构性的 。 因为去年有一个特殊的原因 , 那就是华为和荣耀突然离场了一段时间 , 大家都来抢夺这个市场 , 每个人都在overbooking(超额预定) 。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芯片的整体供应会远超过市场容量 。 没有几个厂商是“饿死的” , 除非特殊情况 , 都是“撑死的” 。 荣耀本身其实也要特别注意 , 特别谨慎 , 不要对市场过分地乐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