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手机厂商押注折叠屏,能否与苹果决战高端市场?( 二 )


有手机销售人员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不是很推荐买折叠屏 , 对很多消费者来 。 相比买折叠屏手机 , 买一台普通手机和一个平板电脑可能更划算 。 ”
据IDC数据 , 2020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194.7万部 , 同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92亿部 , 折叠屏手机占比仅约为0.15% 。
售价动辄上万元
与真正走量手机相比 , 当前折叠屏产品走俏更像虚火 , 高企的价格与不足的供应是促成该市场怪象的主要原因 。
国内手机厂商押注折叠屏,能否与苹果决战高端市场?
文章图片

图源:时代周报采访人员摄
从诞生之初 , 折叠屏手机的价格便高居万元以上 , 2021年 , 价格才慢慢下探至万元内 。
具体来看 , OPPO Find N、荣耀Magic V、华为P50 Pocket和小米MIX FOLD发售价分别为7699~8999元、9999~10999元、8988~10988元、9999~12999元 。
折叠屏价格高企由屏幕、铰链等成本导致 。 据Omdia数据 , 目前同尺寸手机屏幕的折叠屏价格在150-250美元 , 而常规的柔性屏价格在80美元左右 。
铰链对折叠处是否平滑十分重要 , 价格不低 。 以OPPO Find N为代表 , 其铰链包括136个零部件 , 制作成本接近800元 , 成本是市面上普通铰链的3倍 。
此外 , 折叠屏手机维修价格也相对较高 。 小米MIX FOLD折叠内屏、主板保外指导价分别为3900元、5100元 , 12G+512G的OPPO FIND N主屏组件和主板保外指导价分别为4800元、3500元 。 仅更换一个组件的价格便相当于购买一台普通旗舰机 。
过高的售价抑制了市场需求 , 而产能的不足 , 又制约了产品供应 。
1月10日 , TCL科技(000100.SZ)董秘办工作人员告诉时代周报采访人员 , 柔性OLED屏所需的芯片相对更紧缺 , 但芯片紧缺应不会对产量造成太大制约 。 相比之下 , 手机厂商对工艺的特定要求 , 对柔性OLED屏生产影响较大 。
产业链下游的渠道商也对产品供应严格把控 。 王希告诉时代周报采访人员:“目前 , 折叠屏市场需求不稳定 , 单台产品占渠道商的资金较多 。 对渠道商来说 , 进货资金一定的情况下 , 折叠屏的利润空间并不一定大于传统机型 。 终端渠道商容错率较低 , 供货策略也会相对比较保守 。 ”
偏高的售价加上供应不足 , 让折叠屏市场虚火渐盛 。
靠折叠屏弯道超车?
尽管市场真实需求不足 , 但国内手机厂商依然将折叠屏视为发展方向 , 他们需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 , 推出更具想象力的新产品 。
赵明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 , 原来折叠屏更多被当成一个创新产品 , 荣耀希望“真正让折叠屏进入主力机时代” , 他认为 , 2022年会是折叠屏市场海量快速放大的一年 , 也是中国手机厂商进入高端市场一个很好的契机 。
当前 , “高端市场霸主”苹果还未推出折叠屏手机 。 赵明表示 , 在与苹果的竞争中 , 折叠屏给了荣耀一个弯道超车 , 或在全新领域证明可以做得比苹果更好的机会 。
Wit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芝对时代周报采访人员分析称 , 国内手机厂商扎堆做折叠屏还有几个契机:一是三星在2021年推出的万元以内折叠手机加速海外折叠手机市场回温 , 激起手机厂商热情;二是国内手机厂商希望通过折叠屏差异化形态冲破iPhone13系列的价格封锁 。 但折叠屏手机是否会成为主流手机形态 , 还需市场验证 。
国内手机厂商押注折叠屏,能否与苹果决战高端市场?
文章图片

1月10日 , 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叶碧纯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 , 各手机厂商纷纷推出折叠屏更多是为展现自己的技术开发实力 。 未来折叠屏手机能否成为市场主流 , 还有赖于苹果的带动 , 要看苹果是否会把折叠屏应用到手机产品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