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画质走到「尽头」,AI 稳帧接起了游戏体验的下一棒( 四 )


从技术角度出发 , 把游戏优化向 AI 化去牵引 , 用 AI 的方法完成系统资源动态的调整 , 并进行识别 。 HyperBoost 团队在这条路上走了两年 , 如今 , 利用 AI 化的方法已经能够将游戏过程中功耗、性能、卡顿等综合游戏体验进行调优 , 这是一项重大突破 。 而基于 AI 技术上的大量投入 , ColorOS 系统即便是在游戏不断升级以后 , 也能够自动适应用户的使用习惯 , 为每一个用户的游戏喜好单独进行训练 , 保持每台手机上都提供最佳的游戏体验 。
目前 , 团队已经实现主流的 20 款游戏的深度适配 , 这些游戏覆盖了市面上最流行的各种类型游戏 , 因此再适配其他游戏作品时 , 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快速完成适配 。
画面流畅的同时 , 游戏的跟手性也要进一步提升 。 HyperBoost 的 O-sync 超频响应 。 作为一项能够提升游戏触控跟手性的技术 , 也在提升游戏体验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 根据 OPPO 人因实验室研究 , 用户对 2 到 11 秒的优化是有感知的 , 这也意味着 10 毫秒以上会有显性感知 , 因此在触控优化的过程中 , 每 1 毫秒的优化提升都是十分重要的 。
「O-Sync 是基于 LTPO 独家开发的游戏加速方案 , 对软硬件显示全链路进行了深度定制化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 我们早在 LTPO 尚不成熟的 2019 年就完成了技术预研 。 」O-Sync 超频触控技术负责人高延凯告诉极客公园 , 大家习以为常的安卓显示链路其实存在非常严重的延迟 。 即便是全新的自适应刷新率技术 , 也未对游戏这样重要的应用区别对待 , 而是要求后者老老实实地在系统里排 2~3 队 , 每次排队意味着一帧的恐怖延迟 。
为此 , 高延凯解释说 , 「O-Sync 技术从症结点入手 , 在三星显示的屏幕芯片中定制了全新的动态刷新率方案 , 再结合对安卓原生机制的彻底重构 , 真正为游戏开辟了 VIP 通道 , 通行时间降低了 30ms , 突破了硬件刷新率 120Hz 能达到的上限 , 也为玩家显著感知跟手性的提升 。 玩家可以更早发现、更快瞄准、更稳锁定目标 , 每一帧都快人一步 。 」
当画质走到「尽头」,AI 稳帧接起了游戏体验的下一棒
文章图片

通过「手术刀」级别的优化 , HyperBoost 可以帮助手机省掉不必要的功耗 , 让游戏保持稳帧的状态运行 , 从而保障玩家的稳定发挥 , 这是其游戏体验最大的亮点所在 , 但在此基础上 , 面对海量的机型适配 , HyperBoost 团队依然面临不小挑战 。
03 翻过高山
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2021 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1 年 , 中国移动游戏用户规模达 6.56 亿人 。 玩家对手机玩游戏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 很多人可能为了一款游戏去换一部新的手机 , 不同类型的手游在提供精美画质和高帧率体验的同时 , 对图形渲染效率 , 系统资源供给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
当画质走到「尽头」,AI 稳帧接起了游戏体验的下一棒
文章图片

但不同于 PC 硬件可 DIY 的特性 , 用户选择手机时的硬件是一个整体 , 这通常意味着一台手机无法面面俱到 , 游戏性能强的手机拍照或许一般 , 拍照好的手机玩游戏或许容易发烫 , 因此针对游戏的优化适配渐渐成为手机厂商的挑战 。
游戏开发者俊伟告诉极客公园:「国内安卓市场可能有上千款机型 , 开发者在测试环境可能就那么几十款或者上百款 , 游戏开发时无法百分之百去模拟用户的所有场景 。 所以下游手机厂商在系统层面的优化对于用户体验的提升十分重要 , 而 OPPO、vivo 等体量的厂商拥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推动游戏体验的提升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