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德伯里的《火星编年史》由十几个小故事结集而成 , 共同构造出一个火星社会的全景 。 “他假设火星文明在人类登陆之前已经没落衰退 , 人类面对的是一片废墟 , 两个文明擦肩错过 。 布拉德伯里用诗化的语言描述一个逝去的文明 , 令人印象深刻 。 其实他受教育程度不高 , 没有读过大学 , 一直在图书馆自修 , 受诗歌等文学的影响非常强 。 ”
另一个被称为“新火星构造者”的美国作家罗宾逊 , 创作了“色彩火星”系列 。 他描写了人类在几个世纪中开发火星的全过程——人类刚到达时火星保持了它的原貌 , 一片荒凉 , 是一颗红火星;为了适合居住 , 人类需要引入植被 , 进行大气改造 , 红火星变成了绿火星;之后人类又引入大量的水 , 让火星像地球一样在太空中呈现为一颗蓝色的水球 , 此时绿火星又化作蓝火星 。 星河形容罗宾逊的想象波澜壮阔 。
阿西莫夫改变了数百万人对世界的看法
被称为“机器人之父”的阿西莫夫是黄金时代不可遗漏的重要代表人物 , 他一生著述近500本 , 题材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 。 之所以称阿西莫夫为“机器人之父” , 是因为他提出了“机器人学三定律” , 被视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 。
星河分享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次科幻编辑坎贝尔生病 , 阿西莫夫前去看望 , 两个人聊到为什么以前的机器人最终都走上了反叛人类、危害社会的道路 , 讨论能不能给机器人制造一套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 让机器人与人类更好地相处 。 “机器人学三定律”就这样诞生了——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 , 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 。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的命令 , 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 。 第三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 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
阿西莫夫认为机器人是最完善最理想化的人 , 他所有的机器人系列都遵守“机器人学三定律” , 旨在构建“碳铁文明”之间的一种交互和共通 , 所谓“碳”指人类 , “铁”指机器人 。 不过《二百岁人》是个例外 , 小说里的机器人出厂时出了点问题 , 特别想成为人 , 它进行各种尝试 , 比如把身体换成有机的 , 拥有柔软的皮肤 , 但人类还是不答应让它成为人 , 因为人是会死亡的 , 而机器人能够永生 , 除非它放弃永生 。 没想到这个机器人答应了 , 选择在200岁的时候死去 。
为什么这个机器人那么想成为人呢?原来他一出厂就负责照顾一对姐妹——大小姐和小小姐 , 等她们都去世了又照顾小小姐的孙女 , 再看着她老去 。 机器人感慨生命的变化 , 最后和小小姐的孙女手拉手一起死去 , 获得人的权利 。 在星河看来 , 这是一个科幻版的匹诺曹 。
阿西莫夫还开创了一个著名的科幻系列叫做基地系列 , 是他读了《罗马帝国衰亡史》后得到的灵感 。
“他假设未来人类已经遍及25万颗行星 , 人口达到1000的6次方 ,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 有一个叫谢顿的社会心理学家预言庞大的银河帝国文明即将崩溃 , 一旦崩溃整个宇宙会陷入三万年的黑暗期 。 谢顿认为为了保留文明的火种要建立两个基地 , 一个保留自然科学 , 一个保留人文科学 , 有了文明的种子就可以迅速恢复 , 把三万年缩短到一千年 。 没想到他的话音刚落 , 银河帝国就崩溃了 , 人类像潮水一样褪去……”星河说阿西莫夫关于建立庞大宇宙体系的构想对后来的科幻作家影响深远 。
此外 , 阿西莫夫还有很多精彩的构想 , 比如人类如何在宇宙中航行 , 他设想用冷冻的方法把宇航员冷冻起来 , 又思考如何为火箭无限加速 , 研究光子火箭、太阳风火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