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海惟
喜茶又上热搜了 。 这次是因为降价 。
1月11日 , 许多喜茶用户打开小程序点单时 , 惊喜发现自己经常点的茶品降价了 。 降价的单品涵盖了果茶、乳茶、纯茶等诸多单品 , 降幅在3-7元不等 。
其中 , 纯茶降幅的感受最为明显 。 纯绿妍茶后价格从从13元降至9元 , 芝芝绿妍从19元降至14元 。 而9元的价格也是喜茶近些年来首款个位数的现制茶品 。 这也标志着喜茶门店的茶饮单品 , 正式覆盖了从10元以内到35元以上的所有价格段 。

文章图片
图1/7
图源:喜茶小程序
在喜茶小程序的侧边栏里 , 品牌也“贴心”地上了“要平价”、“要简单”两个类目 , 为在意性价比的消费者引流 。
相比于喜茶“大手笔”降价 , 此前以茶颜悦色为代表的新式茶饮店的“提价”行为则显得有点小心翼翼 。 当时茶颜方面专门在公众号发文做出了解释 , 表示价格调整为普涨1元 , 部分单品2元 。
冬天是新式茶饮的常规淡季 , 再叠加疫情和原材料上涨等不确定性 , 涨价对于很多品牌来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 毕竟 , 冬天还坚持复购的 , 不少也是奶茶死忠粉——坑就坑了点吧 , 毕竟都是自家人 。 只要别像星巴克那样 , 把过期料包再复用就行 。
行业明明在过冬 , 为何喜茶偏偏甘做行业里的独行侠 , 逆势“降价”?
喜茶其实也不好过
2021年 , 原本算是喜茶的资本丰收年 。
今年7月份 , 喜茶官宣了包括黑蚁、腾讯、红杉、高瓴、淡马锡、L Catterton和日初资本在内的豪华 。 融资规模超5亿美金 , 网传估值规模超600亿人民币——相当于半个滴滴和1.5个苏宁易购 。
彼时 , 无论是喜茶内部还是外部投资人对于喜茶都有着非常乐观的估计 。
有接近喜茶的行业人士曾对品玩表示 , 喜茶内部2021年的开店目标在1000家门店 。 而有更乐观的投资人曾对品玩表示 , 其预计随着GO店(轻型小店)和喜小茶(低客单价品牌)的潜力释放 , 认为喜茶年底可以爬到1200家门店左右 。
然而 , 实际的市场表现却远不如人意 。
喜茶门店在融资后并没有走上快车道 , 反而保持了相应的克制 。 根据久谦咨询中台数据显示 , 喜茶直到三季度时门店数量才突破了800家 , 达835家门店 , 门店增长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
而在喜茶年度报告《2021年灵感饮茶报告》策划中 , 其官方对外披露的全球门店数量依然为800+家 , 其中被寄予厚望的GO店新增200+家 , 喜小茶则没有对外提及 。
相比之下 , 在2019、2020年 , 喜茶门店总数分别为390家、695家 。
800+家的数字 , 意味着喜茶的门店增速在30%以内、净增门店不到200家 , 是喜茶近年来的最低增速 。 而考虑到新增GO店的规模在200+以上 , 这意味着喜茶主力大店的数字有较大可能是0增长或下滑的 。
这一数字甚至低于在港股表现惨淡的奈雪 。 据披露 , 奈雪今年净增门店326家 , 门店总数则达到了817家 , 已经与喜茶的门店规模接近 。

文章图片
图2/7
图源:雪球
与门店的低速增长相对应的 , 则是喜茶单店收入和坪效处在相对低位 。
久谦咨询中台数据显示 , 从2021年7月起 , 喜茶在全国范围内的坪效与店均收入就处在不断环比下滑中 。 以10月份数据为例 , 店均收入与销售坪效环比7月份下滑了19%、18%;与去年同期相比 , 则下滑了35%、32%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