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冬奥)冬奥手记:机器人“大厨”上岗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 冬奥手记:机器人“大厨”上岗
新华社采访人员岳冉冉 张逸飞 王君宝
北京冬奥会上吃得怎样?这是我们最近常被问起的话题 。 这是一道主观题 , 仁者见仁 , 但我们不约而同给主媒体中心的“智慧餐厅”打了“好评” 。
做汉堡、炸薯条、煮饺子馄饨、涮麻辣烫、炒中国菜、做拉花咖啡……甚至是上菜 , 全由机器人完成 。 作为食客的我们 , 心里盘算的是:吃完这顿 , 下顿选啥?
【(走近冬奥)冬奥手记:机器人“大厨”上岗】每天中午12点一过 , 智慧餐厅里的各位“机器人厨师”开始忙碌 , 电子屏幕上闪烁着正在排队的数字 , 这是食客们的餐号 。 大家会选在靠近档口的位置 , 眼神聚焦在机械臂上 , 等着品尝它的手艺 。
“XXX号正在出餐中” , 提示声响 , 拿着小票的食客快步走到出餐点 , 粉红色灯闪亮 , 机械臂“恭敬”地送出一碗水饺 , 客人端走 , 接下来就交给舌尖了 。 “饺子档营业第一天 , 两小时就卖完了当天备料 。 ”餐厅主管钟展鹏对智能煮饺子机的首日亮相很满意 。
“牛肉汉堡的味道 , 不亚于那两个快餐品牌 。 ”有媒体采访人员说 。 加热面包、煎肉饼、配生菜和酱汁、包装、轨道传送……一次备料 , 一台机器可连续制作300个 。 只需20秒 , 一个新鲜热乎的汉堡就能出炉 , 应对用餐高峰 , 毫无压力 。
中国菜以烹饪复杂多变著称 , 机器人也能做?答案是肯定的 。 中国名厨们的火候控制、翻炒手法、下料顺序 , 早已设定为智能程序 , 宫保鸡丁、东坡肉、煲仔饭……就是你想要的那个味儿 。
菜炒好了 , 接下来是“空中走廊上菜” 。 当一盘干炒牛河乘坐云轨小车 , 在你的头顶呼啸而来 , 再通过下菜机 , 从天而降 , 最后悬浮在桌面上 , 你除了开着手机拍摄 , 脑海里就只剩一个念头——“天上掉馅饼”可以是真的!
试运营10天来 , 智慧餐厅已经有了“热门菜” , 它们是:饺子、胡辣鸡块、干炒牛河、蒜蓉西兰花、红烧牛肉面、小炒黄牛肉 。 “冬奥会还有20多天就开幕了 , 我们还在完善细节 , 希望能以完美姿态 , 让国内外客人吃得舒服 。 ”钟展鹏说 。
都说众口难调 , 受饥饿程度、价格、心情、环境体验影响 , 大家会对“口味”有不同评价 , 但面对“智慧餐厅” , 你很难不翘大拇指 , 而且你还会很自豪地告诉外国朋友——这些“机器人厨师”全是“中国制造” 。
每次点餐 , 都会犯选择困难症 , 既不想失去饺子 , 又渴望吃一口面条 , 最后 , 选定一种 , 吃完交流心得 。 因为防疫要求 , 餐厅内每个座位都有三面隔断 , 共享食物的念头基本打消 , 因为你不方便僭越挡板 , 去尝邻桌的菜 。 这样吃饭的好处是 , 你会更专注自己的食物 , 不浪费 , 吃精光 。
一个尊重食物的人 , 吃什么都香 , 更不用说 , 是国产机器人下厨做的 。 (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