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些赠品买正装,年轻人是怎么想的?( 三 )
写在最后
我们理解年轻人为了赠品买正装的心态 。
许多人习惯用“智商税”来粗暴概括这类听起来有些舍本逐末的消费行为 , 但如果仔细回溯大家为赠品下单的决策逻辑 , 可以发现诸多理性的痕迹 。
从访谈和数据中 , 我们看到很多人在买赠品前其实经过了仔细的“算计” 。 “现在家里有4个买咖啡送的杯子 。 如果多买可以送杯子 , 我就会买到刚好能获得赠品的数量 , 但买之前也会在心里快速计算一下值不值 。 ”坏菜(化名)说 , “虽然是冲着杯子去的 , 但咖啡对我来说也算是刚需 , 所以不觉得浪费钱 。 ”
大家本来就要为吃、喝、玩的商品和服务付费 , 差不多的价钱下 , 稍作计算就会认为有赠品的品牌更划算 。
而且 , 大家对赠品也有“好”的要求 , 判别标准跟购买正常普通商品一样:有颜值、实用、性价比高或能带来情绪价值……所以 , 很多人的初衷 , 还是在为更好的产品买单 , 赠品此刻成为产品包的一部分 。
只是 , 当越来越多品牌加入赠品经济 , 使尽浑身解数要在营销上打出差异化 , 也就衍生出了无穷无尽的“饥饿营销” 。 限量的“饥饿”当然有效 , 但也强行制造了排队和智商税——这样的赠品玩法 , 还能持续打动如今的年轻消费者吗?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